死因监测工作总结(通用5篇)

时间:2015-10-22 工作方案 点击:

监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ān cè,动词,释义为监视、检测。监,监视监听监督的意思。测,测试测量测验的意思,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死因监测工作总结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死因监测工作总结5篇

【篇一】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规范填写死因链,准确推断根本死因

——2014年死因监测工作要求

一、重要概念

1、直接死因: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最主要、最严重的那个疾病、或身体损伤以及并发症。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

临死的表现形式:

呼吸衰竭 J96.9 来院已死 R99

循环衰竭 R57.9 猝死 R96.0

肾衰竭、尿毒症 N17-N19 酸碱失衡 E87.4

多脏器衰竭 R99 电解质紊乱 E87.8

全身衰竭 R53 肺性脑病 G93.1

不明 R99 肺部感染 J98.4

注意:以上临死表现不作为直接死因,不出现在死因链中,自然不能作为根本死因,应继续追溯到导致死亡的最早的原因填在死亡证上。

2、根本死因

(1)、引起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的最早的那个疾病。

(2)、造成致命身体损伤的事故或中毒的情况(外部原因)。

直接死因: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最主要、最严重的那个疾病、或身体损伤以及并发症。

(3)最早发生的疾病引起其他疾病,有因果关系的,那个最早的疾病就是根本死因。

(4)是一种起主导作用的,带有根本性的疾病或损伤,由于它的存在,发生及发展,逐渐形成一连串的病态事件,并最终导致死亡。

(5)对疾病导致的死亡需一直报告到最早的那个疾病。

(6)对损伤中毒导致的死亡需报告导致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

3、根本死因与直接死因的区别:

根本死因目的和意义-----体现公共卫生以预防为主

尽可能从源头上找出引起死亡的最早疾病,采取相应措施中断死亡或疾病发生的链条,达到预防死亡和疾病的发生为目的,这是最有效的方式。

直接死因目的与意义

统计病人就诊(或入院)的主要疾病,它比较直观,医生习惯于报告这种死因,不强调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

2、死因链的规范填写

1、第Ⅰ部分(a)、(b)、(c)三栏,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是:

(c)病(根本死因) (b)病(中介原因) (a)病(直接死因) 死亡

2、各病发生到死亡的时间间隔一般是:(c)病最长,(b)病次之,(a)病最短。

3、第Ⅱ部分,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内容如果没有,可以不填。

4、常常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情况

原发性疾病:

原发性恶性肿瘤

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晚发生的疾病:

脑血管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

严重危害健康的各类疾病

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车祸、高处摔下等

继发性疾病:

继发性恶性肿瘤

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早发生的疾病:

动脉硬化、高血压、急性支气管炎

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颅脑损伤、肝破裂

临死前的症状,如呼衰、心衰、肾衰等

5、死因链的分类

疾病死因链

疾病:疾病1 疾病2 疾病3----死亡

某人因30年前患慢性支气管,10年前引起肺气肿,5年前引起肺心病并逐渐加重,最终导致死亡。

本例的死因链确定为:慢支 肺气肿 肺心病 死亡,最早的“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疾病”就是“慢性支气管炎”,也就是疾病死因链的根本死因。

损伤中毒死因链

损伤/中毒:外部原因 临床表现---死亡

临床表现=内部原因=身体损伤(编码S-T)

某人因在道路上行走时,意外被卡车撞倒,引起颅骨骨折、颅内损伤并最终导致死亡。

本例的死因链确定为:意外被卡车撞 颅骨骨折 颅内损伤…死亡,最早的“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损伤”就是“行人在道路上行走时意外被卡车撞倒”,也就是该损伤死因链的根本死因。(4个W)

特例死因链

特发性(原发性)高血压问题

当特发性(原发性)高血压(I10)伴有其他疾病时根本死因的确定:

①伴有高心病或其他心脏病: I11.-

②伴有高血压性肾病: I12.-

③伴有缺血性心脏病: I20—I25

④伴有脑血管病: I60—I69

⑤伴有肾炎综合征: N01.- — N05.-

⑥伴有肾衰竭: I12.-

【篇二】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森林湖服务站

2017年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局年初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责任目标书,开展好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发现死亡病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疾病的趋向,我辖区认真开展死亡原因监测工作,按照区疾控中心死因监测要求和统计方法,在上级相关领导的指导下,在我站死因监测人员和全体辖区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努力开展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关心、群众重视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离不开辖区级人民政府领导和居委会的关心与支持,更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足够重视。在死因走访调查过程中更是得到了村干部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人民群众知晓死亡原因调查工作的目的和责任后,对死亡原因调查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二、责任与目标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2017年我站共上报死亡50例,2017年我站共完成死因监测 50例,网上报50例,上报率100%,监测率100%。规范填写死亡证明书50例,无一例漏项。

总之,通过全站职工和全体居委会的努力,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站领导的关心下,我站较为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但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居委会业务素质差,填写死亡证明书不规范等,我将在以的工作中抓差补缺,把下一年工作做得更好!

森林湖卫生站

2017年11月02日

【篇三】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2015年凉州医院死因监测培训总结

为提高我院的死因报告专业知识、死因监测及网络直报质量、《死亡医学证明书》报告内容,从而更好地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响应上级要求,我院公共卫生科于5月12日对医务人员共219人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精心准备

针对全院医务人员专业多、层次多和在死因报告工作中担负的责任、培训的内容与重点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在培训前我科强化了组织领导,精心准备了课件和培训资料,在选取资料的时候注意了理论政策和时效性,丰富了培训内容,为此次培训成功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开展医务人员培训是医务工作者学习和提高的有效途径。为了使我院死因报告管理上一个新台阶,因此培训是保障。

二、 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此次培训内容我们以《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手册为指导,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工作为基础,并采取理论学习与实际演练相结合,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式的培训格局,满足了医务人员的学习需要,确保了培训实效。

三、 培训工作取得的成效

此次培训的开展,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的欢迎和好评,有利于发展公共卫生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对《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训的实施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参训人员基本掌握了《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与死因监测的基本知识,使《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报告意识得到了提升。

凉州医院公共卫生科

二0一五年五月十三日

【篇四】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2014年上半年度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局年初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责任目标 书,开展好我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发现死亡病例中存在的问 题,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疾病的趋向,我乡认真开展死亡原因 监测工作,按照县疾控中心死因监测要求和统计方法,在上级相关 领导的指导下,在我院死因监测人员和全体乡村医生的共同努力 下,努力开展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 领导关心、群众重视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离不开乡级人民政府领导和 村干部的关心与支持,更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足够重视。在年 初乡级卫生工作会中,主管卫生副乡长为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 出了相关要求和建议,使得我乡卫生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感和 使命感,在死因走访调查过程中更是得到了村干部及人民群众的大 力支持,在人民群众知晓死亡原因调查工作的目的和责任后,对死 亡原因调查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二、 责任与目标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 主要目的是调查好总结好

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 注意和及时发现局部地区突然升高

的死亡原因,发现和排除传染性疾病、 工业污染环境导致相关疾病, 及时发现报告可能存在的高危致病因素,包括地理、环境、饮食、 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逐步提高居民平均寿命值。

二、具体调查方式方法

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方式主要为进村入户调查, 配合周围群

众走访调查,详细了解死者生前生活状况、疾病情况、生活居住环 境、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乡村医生对以上情况进行汇总后上报卫 生院防保组,卫生院防保组对乡村医生上报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后,做出具体死因的判断并填写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及时上报相 关数据。

四、居民死亡数据及死亡原因分析

(一) 死亡数据

2014年我乡人口数为 68886人,一至6月死亡270人,其中男 性死亡:158人,女性死亡:112人,儿童死亡:2人死亡率为4.25%o。

(二) 死亡原因分类

感染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15人:占死亡比例的(0.70%。)

心血管系统疾病145人:占死亡比例的(0.45%。)

癌症37人:占死亡比例的(0.05%o)

损伤、中毒、和其他疾病 2人:占死亡比例的(3.03%)

(三) 死亡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我乡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和慢性非感染 性疾病,但因为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心 血管疾病和癌症正在成为危害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另一个主要疾 病。

五、死因调查日前存在的问题

1、 由于我乡地处山区人口居住分散, 对于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 展的及时性相对困难;

2、 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加之农村传统根深蒂固。 死亡 人员,特别是老年死亡人员,死前就诊基本不到医院,给死亡原因

调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再就是死者家属对于死者生前所患疾病描 述不够准确,容易造成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不准确。

六、建议

1、 加强乡医死亡原因调查工作管理,健全居民死亡原因监测

工作的保密制度,对死者及其家属的情况要保密;

2、 加强乡村医生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培训,让乡村医生掌握死 亡原因调查工作方式方法及技巧;

3、 各乡医要按要求及时完成每月的死因调查工作,以免造成

工作任务的堆积,不利于死因调查工作的开展。

草桥卫生院

二O—四年六月十二日

时间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

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篇五】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死因监测工作计划

死因监测工作计划

死因监测工作计划一:

医院死因监测工作计划马兰医院20XX死因监测工作计划为加强我院死因监测工作,避免和减少误差提高报告质量和报告及时性,查找和排除过程中导致不合格的原因以便及时纠正,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2017年死因监测工作计划。

1、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有领导分管,明确死亡病例监测网络直报部门和专(兼)工作人员,落实相应的设备,物资,制定并严格实施相关工作制度,确保死亡病例上报及监测工作的质量。

2、信息收集凡在我辖区以上医疗机构发生的死亡个案(包括到达医院时已死亡,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院内诊疗过程中死亡)均应由诊治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认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不明原因肺炎或死因不明者必须将死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记录在《死亡医学证明书》上的调查记录栏内,并做好登记,,登记率达100%。

3、网络报告

(1)死因信息报告方式《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上的《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2)报告程序,时限医院指定专人每天收集本院内《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并由医务科或防保科人员在7天内完成对卡片的审核和网络报告.网络直报时,要将

查记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并进行根本死因确定及《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链,调

编码。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中所规定的报告程序和要求进行报告.

(3)信息管理医院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应对收到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必须及时向诊治(填写)医生进行核实。积极开展辖区内死因网络直报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根本死因及LCD-10编码的准确率。死因监测工作计划二:死亡医学证明书》。不明原因肺炎或死因不明者必须将死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记录在《死亡医学证明书》上的调查记录栏内,并做好登记,,登记率达100%。

3、网络报告

(1)死因信息报告方式《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上的《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2)报告程序,时限医院指定专人每天收集本院内《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并由医务科或防保科人员在7天内完成对卡片的审核和网络报告.网络直报时,要将《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链,调查记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并进行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中所规定的报告程序和要求进行报告.

(3)信息管理医院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应对收到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必须及时向诊治(填写)医生进行核实。积极开展辖区内死因网络直报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根本死因及LCD-10编码的准确率。死因监测工作计划二》填写的准确率大于95%。《死亡医

学证明书》填写无缺、漏项(身份证号码除外)、逻辑错误,字迹清楚,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有调查记录。2. 由专职技术人员依据《死亡医学证明书》确定根本死亡原因。3.死亡病例无漏报,报告及时率100%。

4.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制定并严格实施相关工作制度,确保死亡病例监测工作的质量。

(1)例会及人员培训制度: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无缺、漏项(身份证号码除外)、逻辑错误,字迹清楚,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有调查记录。2. 由专职技术人员依据《死亡医学证明书》确定根本死亡原因。3.死亡病例无漏报,报告及时率100%。

4.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制定并严格实施相关工作制度,确保死亡病例监测工作的质量。

(1)例会及人员培训制度》的录入、上报工作。6.人员培训情况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死因监测工作接受培训率达100%,培训内容主要为《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正确填写及死因监测的相关知识。网络直报人员应经过上级业务部门的培训并合格。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四日死因监测工作计划三: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正确填写及死因监测的相关知识。网络直报人员应经过上级业务部门的培训并合格。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四日死因监测工作计划三》和陕西省二0一四年慢性病防治工作要点要求 死因信息登记和网络报告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准确、可靠的人群死亡

按照省卫信息对制定我国的人口和卫生政策 确定资源配置和干预重点上报工作 生厅的布置以及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手册的规定 结合我市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二0一四年死因信息监测和网络报告工作计划:

一、目标

(一)建立死因信息监测网络上报的领导机制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二)制定死因信息监测方案 设立监测点 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三)申请网络直报系统 按照程序逐级审核上报。

(四)按照工作规范 结合绩效考核进行督导检查。

二、指标措施

(一) 机构队伍建设 成立领导小组 建立专业技术队伍。

(二)死因监测按照省厅统一方案设立市及以上医疗机构为监测点 开展培训 启动监测工作。

(三)开通死因信息监测报告系统。及时、准确报告死亡信息 并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

(四)做好死因信息的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并按档案管理要求进行保存。 (五)健康教育,利用有关慢性病的宣传日,如爱牙日、高血压防治日、精神卫生月、糖尿病防治日等 编印宣传资料 并以各种有效的宣传方式 大力宣传死因监测的重要性。启发群众积极参加的必要性。从而达到引起政府重视,职能部门参与,群众积极配合的目的。

三、检查评估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工作人员应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制定工作方案 学习方案。按照《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 结合方案要求 提高业务素质 搞好监测点的启动工作 并要按照上级要求 结合绩效考核标

准对监测点的工作进行定期指导和督导检查、评比。四、积极探索适合我镇的死因监测工作模式通过一年死因信息监测工作,专业队伍基本形成,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技术水准不断提高,使监测工作基本上进入正常工作运转。但还存在专业人员工作经验差。思想认识根不上。不能规范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 根本死因顺位排列不正确lCD一10编码对位不正确,网络报告不及时等等。我们要与时俱进 积极探索适合我市开展死因监测的工作新思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全市开展死因信息监测工作打好基础。城关镇中心卫生院**年**月**日

热门标签: 卫生院死因监测总结 死因监测培训工作总结
《死因监测工作总结(通用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死因监测工作总结(通用5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