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农业和农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XX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简介的文章4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XX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简介
芒市有这么一个村民小组,村里49户242人,就包含了傣族、景颇族、德昂族、汉族四个民族。村民们不分你我,语言相融相通,团结互助,这就是德宏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芒市遮放镇嘎中村委会帕峦村民小组。“帕峦”寓意为建在小山包上的村寨,世居民族以景颇族、傣族为主,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村里的民族种类也多了起来,为了方便沟通,村民们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以至到现在,本小组居民基本都会其他民族的语言,景颇族能够流利地用傣语进行交流,傣族能够流利地用景颇语进行交流。
“帕峦寨子什么民族都有,有四种民族,我们都很团结,一起参加寨子里的各种活动,比如过节日,办事大家一起办,帕峦寨子都是很团结的。”从三台山乡嫁来的德昂族媳妇李玉蝶感慨道。
走进帕峦村民小组,干净整洁的道路和特色民居映入眼帘。据介绍,帕峦村民小组主要种植水稻、烤烟、橡胶,同时还兼种无筋豆、辣子、甜脆玉米、咖啡等经济作物。在政府扶持下,村民的致富渠道越来越多,全村各族群众和睦相处、互相学习、开拓创新,成为了幸福和谐的新农村。201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115元,成为遮放镇较为富裕的村子。
2017年,帕峦村被列为德宏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在村民的心里,不管是什么民族,生活在帕峦村里,都是一家人,这样的生活状态已经成为常态。
“我们在一起生活已经有几十年了,从不吵架,团结和睦,寨子里的红白喜事都互相帮忙,一起过各民族节日”傣族村民赖依占说。
“我们去种田种地,去栽秧、种庄稼都互相帮忙,景颇族娶傣族,傣族娶景颇族,汉族娶傣族都有,一起过目瑙纵歌节、泼水节,一起去奘房”景颇族村民石勒道说道。
村民小组长何勒堆是景颇族,对于“团结”二字的意义,他有着更深的体会:“我们村比较团结,有什么事情都是大家一起做;你教我种烤烟,我教你养牛;你帮我犁地,我帮你收谷子……大家互相帮助,才有了帕峦村的今天。”
现如今,在帕峦村,随处都能感受到各民族团结互助、和睦共融的氛围。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脸上洋溢着美好生活赋予的满足和团结和谐带来的幸福。各民族亲如一家,已深深印在村民心中。
第2篇: XX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简介
一、xx村基本情况
xx村地处xx县xx镇西南部,距集镇所在地4.5公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xxx余亩,山林面积xx亩,辖xx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xxx户,xx人,村民代表xx名,外出人员较多,约占总人口数的60%左右。该村村财收入主要以林地收入和烟叶收入为主,村民收入主要以青壮年子女外出务工经商以及种养收入为主。2017年,村财收入为xx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xxx元。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思路
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总要求,大力实施xx整村推进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富民强村、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路子。
产业兴旺方面,在巩固抓好原有的林业、烟叶、水稻、花生等固定两增收产业基础上,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一是充分发挥用好商会资源,依托xx水库优美的山水环境和毗邻龙栖山的区位优势,深入开发xx生态休闲旅游项目,打造以生态观光、水上乐园、休闲垂钓、野营烧烤、鲜果采摘、特色农庄和客家风情民宿为版块的环湖生态休闲度假区,积极争取龙栖山休闲旅游游客服务中心项目落地建设,争取库区移民项目资金对水库周边700亩茶山进行整治,建成一个可以采茶、炒茶、制茶的体验型茶园。二是加强水库上下游土地流转力度,消化“过剩”农田,引入制种产业和观光采摘农业项目,开展芙蓉李示范片项目带动村民种植500亩,
抓好以“xx花生”精品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3个合作社和2个家庭农场的规模增量,不断增加农业效益、助农增收。三是发挥xx外出第一村的“领头羊”作用,积极引导外出乡贤回归创办企业,鼓励外出青年返乡发展生态农业,让这些“新农”、“知农”人员为产业发展增添动力、农村发展增添活力。
生态宜居方面,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打好绿水青山保卫战,以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连片整治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成立一支3人的专职保洁队伍保障河道、公路沿线及村庄垃圾日产日清,推行垃圾干湿分离试点,切实建立起长效的垃圾清运保洁机制。同时,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的总要求,在去年实施美丽乡村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库区移民活动中心及广场、村干道路灯、安全饮用水提升改造、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管建工作,持续推进公路沿线景观带、村内步道、居民房屋庭院化、农民休闲公园建设、生态护岸、污水处理等可以有效改善村庄面貌的项目,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乡风文明方面,结合xx特点,重点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凸出抓好由比排场、比奢华的老旧观念到比学识、比贡献的良好民风转变。以持续开展“创十星、评十户”和“好家风、好家训”工作为载体,以创建“乡贤文化馆”为阵地,设立“乡贤榜”,大力推广讲奉献、讲作为的“新乡贤”文化。充分动员在务工经商乡贤支持加入以镇政府牵头成立的“教育基金”,改善家乡就学条件,有效提升教育质量。鼓励乡贤建立的“同心汇”慈善基金组织经常性开展捐资助学、救残济困活动,2016年共结对帮扶xx名困难学生,捐资助学xxx万余元。进一
步加快推进新建农村老人幸福院和卫生医疗站项目建设,推行日间照料管理模式,深入开展“上门问诊、送医送药”便民医疗活动,切实关心关爱留守老人儿童。
治理有效方面,一是抓好村两委队伍管理。利用今年换届选举契机,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重点实施“能人回引”,把村里的优秀乡贤、致富能手和有干事创业热情的青年选进班子,切实增强村干部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凝聚力。注重后备干部培养,每年梳理本村人才流动情况,将表现优秀、品德良好、作风端正的人员列入村干部后备人才库,逐步吸纳进党组织进行培养,确保队伍不断层。二是认真落实县委两项工作机制,严格执行村两委干部和挂村工作队每周二、三住村制度,利用两天时间在精准扶贫、项目建设、安定稳定等方面列出住村工作清单,认真做好入户走访及时收集村情民意,做到在第一时间、在现场帮助群众协商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问题,与村民深入交心座谈、广交朋友,不断密切干群联系。
生活富裕方面,针对xxx户xx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认真按照一对一入户召开家庭会问需求、“村讨论-帮扶部门商议-镇把关”定实招的工作方式,通过采取商会乡贤、驻外党支部党员结对帮扶介绍引导外出务工,合作社党员牵头带动种植花生、烟叶实施产业帮扶,挂包部门出资、家庭农场合作寄养生猪和湖羊,本地企业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教育资助贫困学生家庭等方面制定帮扶措施xx条,2016年实现脱贫\xxxx。
第3篇: XX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简介
为了进一步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立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现就XX村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XX村基础条件优势。
(1)规划建设和产业培育。
XX村位于XX镇西部,人口XX户,共XX人,其中党员XX人,村民代表35人,村两委成员4人,分部书记不兼任村主任,两委交叉工作,2019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x万元。耕地面积6000多亩,村庄占地面积x亩。村民以小麦、玉米、棉花栽培为主,上年度村民人均纯收入为x万元。村两委班子健全,团结务实,基层组织扎实。
根据上级党委的要求,积极寻找合适的产业,积极发展村党组织领导合作社。目前正在考察,适时设立村党组织领导合作社,积极推进村内妇女等剩馀劳动力手工加工,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二)人居环境。
2017年以来,在筹集资金硬化全村主干道路和巷道的同时,建设道路沟,实现家家户户门前路面硬化的现在,铺设排水管道XX米,通过实现雨污分流的镇政府空地绿化政策和资金支持,平整废弃宅地、空地XX处,种植国槐XX多株。目前,对于一些现存的破旧住宅、断壁残垣,引导户主自行清扫、集中清扫等进行管理的现在,建设标准村公共厕所,厕所改造完成XX户,XX%完成改造的XX年新设置太阳灯XX灯,基本实现村主干道和巷道亮化,开展村民旅行非常方便的美丽庭院建设,其中市级美丽庭院XX户,县级美丽庭院XX户,积极引导住宅前后、庭院外清洁。
(3)乡风文明。
制定村规民约,积极主张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积极主张厚厚的葬礼,葬礼简单,现在基本上得到村民的认可,发生了无婚葬礼和大操作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宣传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四)社会管理。
村两委班成员团结合作,运行效率高,为大众实事意愿强烈,党员先驱表率作用良好。村级各制度健全,村两委成员轮流在村委值班,各村级重大事项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充分公正、公开、工作正常定期开展主题当天等党员活动,按规定执行三会一课等制度,定期对党员开展教育训练。
(五)大众生活。
XX年新建XX村卫生室,医生x名,均有医疗资格,村级医疗水平满足大众需求,同时辐射服务周边XX村、XX村、XX村等3个村。XXX年新建XX村活动广场和乡村剧场舞台,占地面积XX亩,每年举行两次公益性公演活动广场健身器材、乒乓球台、篮球架等活动设施齐全,满足大众日常休闲需求。同时,新村办公室建有阅览室、展览室等场所,负责人负责日常监督。
二、村庄环境卫生整治难点及整治措施。
目前,XX村还存在一些环境卫生整备难点。一个是村庄周边环村道路两侧杂草丛生,前期喷洒灭草剂,几场雨后杂草再次成长的二个是村庄西北角,这个地方属于老村庄,废房子,破墙残垣多,影响村容村三个是几个洞塘边的杂草多。
针对发现的几个管理难点,采取分类管理措施。
(1)清除杂草,平整凹坑。
(2)打扫墙壁残垣、柴草堆。
对于发现的断壁残垣和柴草堆,一是与住宅主取得联系,自己加强或清扫,二是对于部分不能修理、不想自己清扫的土墙,用挡板遮挡或充分沟通后集中清扫。
(3)池塘周边的整备。
针对池塘周围的杂草和安全问题,一个是去除周围的杂草,另一个是去除池塘周围的铁网围栏。
第4篇: XX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简介
**村位于奉贤新城,地理位置优越,中国名村影响力排名第25位。一直以来,杨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党建为领导,建立全区首个村级党委、全市首个村级纪委,建设具有上海郊区特色的美丽富裕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村庄风采全面创新。2019年,杨王村被列为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单位。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推进,杨王村开展宅基地平移归并试点、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村庄风采提升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创新,35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清单项目全面完成,内容涵盖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6个类别。重点建设南庄路乡村振兴建设的西部核心区域,充分尊重农民故土离不开的意愿,在原旧宅地建设重叠式新住宅,节约率可达50%。全面提高周边道路、桥梁、水系、绿化,开放林地作为村民的休息场所,为村民创造环境更加美丽、设施更加完善、生活更加宜居的新村民集中居住社区。
管理有效全面发展。杨王村紧紧围绕产业、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发展,内外兼修。以产业繁荣为驱动,走上乡村振兴之路,以产业升级为焦点,以强大村庄富民的生态宜居为线索,以建设美丽乡村的乡村风文明为保障,建设杨王良好风尚为基础,推进城乡精细化管理的生活富裕为目标,提高人民幸福感的获得感。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完成集中住宅区杨王苑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模板区域。另外,杨王被列为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新农村建设领导羊村,相继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幸福村、中国十佳小康村等12个国家级金字招牌,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关注报道。
党建引领全面普及教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杨王村党委坚持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为推进不忘初心,记住使命长期机制乘风破浪前进的重要途径,在全村掀起了四史学习热潮。通过抓好辅导班带头学、党员跟进学,召开四史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会,制定学习教育方案,学习安排表,不断细化,责任到人,全面推进辅导干部学习教育落实细致,迅速拉开全村四史学习教育序幕。加深村民的集体荣誉感和乡村振兴认知,更好地开展乡村建设配置。
关于未来的发展计划,杨王村以三个方面为中心,继续全力建设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以生产美产业为中心,进一步提高乡村发展内涵,二是以生态美环境为中心,进一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三是以生活美家为中心,进一步保持乡韵乡愁。通过党建引领,加深大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理解,达成共识,引起共鸣,参与共治,共同书写杨王村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