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信情书范文(精选5篇)

时间:2021-09-14 节目游戏 点击:

《情书》(Love letter),韩国SBS电视台综艺节目,被誉为“韩国的流行制造机”、综艺节目中的“大长今”,由搞笑才能一流的韩国著名主持人姜虎东担纲主持。该节目于2004年~2006年间, 每周六17:40在韩国SBS电视台播出,200,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情信情书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情信情书5篇

第1篇: 情信情书

社会舆情:

基层建议:依法规范流动摊贩

一是依法设置部分便民市场。明确市场主体的合法身份,按照合理布局、疏堵并举、方便市民、整洁有序、规范管理的原则,在广泛听取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对允许设置摊点的道路路段、摊点种类、经营时间、保洁要求等做出规定,选择合适的路段和区域,报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施。二是实行适度开放的准入政策。转变之前以取缔为主的工作理念,理性地认可摆摊营生这一社会需求,在政策上实行有限、适度的准入机制。首先,确立经营人员的基本范围,马路市场从业者应主要定位于生活确实困难且缺乏其他就业技能和渠道的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然后,依照申请人的申请,对申请人的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划分,区别对待。最后,在操作程序上,根据政府划定的区域,安排适量的名额,颁发许可证。三是规范管理,有效控制,维护和谐有序的经营秩序。在规范管理方面,设立严格的规约制度,对每个摊贩进行编号,明确规定其摆摊的种类、时段、路段范围、环境卫生要求等等。针对流动商贩在经营过程中违反规约的行为,设立系统而完善的处罚制度(如借鉴交通管理中的扣分制度:先扣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予以暂时禁营直至取消资格);在有效控制方面,依据规定的经营时段、路段及卫生要求等,控制好流动摊贩的经营秩序,对于在违反时段规定、越出路段范围、逃避卫生责任的违规行为,严格执行处罚措施。

基层反映:有效预防高考诈骗的几点建议

一是大力推进“阳光高考”工程。各地政府要继续推进“阳光高考”工程,让招生录取工作全部公开、透明,让阳光普照高考招生各环节。二是从官方渠道了解、核实相关招生考试信息,不要相信小道消息。各省招办网站以及高校官方网站会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例如招生简章、录取分数线,录取名单等。三是走正规录取途径。高校录取新生均是经过各省级招办办理录取手续,未经过省级招办办理录取手续的无效。考生被录取后,相关信息可以在各省招办查询到。四是相信国家招生政策的公正性。网上录取是相当规范、严格的,而且每个环节都有严密监控。招生简章公布后,各高校官方若没有特别声明,招生会严格按照招生简章录取学生,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等特殊途径招生。五是加强教育信息服务。发生在自考助学、成人教育、网络教育中的招生诈骗,主要原因是家长对这些教育领域不了解,而提供各类教育的充分信息给社会公众,是教育部门的重要职责。六是保持平和而健康的成才观和心态。在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是一项选拔性考试,目的在于通过相应的选拔机制,将人才合理分流,势必会有一部分考生不能被高校录取,保持积极的心态是考生和家长的正确做法。

基层反映:玻璃垃圾成公害

随着新农村建设高潮迭起和农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农村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医药垃圾中的碎玻璃日渐增多。玻璃垃圾存在着伤害人畜的隐患,但缺乏妥善处理的知识和规范处理的习惯,往往只是将其倾倒在自家人畜不常出没的地方。久而久之,碎玻璃混进耕地林地、道路、水源,成为公害。玻璃垃圾无法降解,一旦形成公害,其影响将是长期存在,不可掉以轻心。

基层建议:一是要宣传普及玻璃垃圾妥善处理的相关知识;二是要养成玻璃垃圾单独收集的习惯;三是要建立村院垃圾定点堆放的制度;四是要开展玻璃垃圾集中回收活动;五是在玻璃垃圾填埋处设立标识。

基层反映:农科教结合面临十大问题

一是组织机构和体制机制不健全。农科教活动杂而乱,基本上是各单位自己按照自己的规划在开展活动,少有统一的组织机构、统一的管理体制、统一的规划和部署。二是缺少人才。农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现有的农业技术方面的人才知识老化严重,跟不上农业科技发展的步伐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缺少必要的设备。包括多媒体科技教育设备、交通设备等。四是缺少经费。农科教经费严重不足,是制约农科教工作的关键因素。五是缺少活动。农村地域广阔,产业众多,品种众多,相对来说,农科教活动开展得少,难以满足广大农民发展农业的需要。六是缺少与农民面对面。我国有农业实行的一家一户的非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模式,一个农业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甚至各家生产的产品品种有很大的不同。农民最需要参加农业科技教育活动,最需要手把手、面对面地教育和学习。可是,稀少的农科教活动,根本满足不了众多农民的需要。七是缺少项目。有些农业项目的实施包含了农业科技教育方面的内容,许多农业科技是通过项目得到宣传和传播的,实施一个项目,能够教育一批农民和干部。但是,由于总体上说,这样涉及农科教的项目还是较少,对农业、农民产生的影响也相当有限。八是缺少样板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人干,还要带人干,干给农民看。农业发展、农民致富,需要有样板产品、样板项目,更需要有致富带头人。九是缺少实用技术。农民需要实用技术,但是,许多农科教活动往往只是一次性的活动,并没有提供以形成气候和稳定成熟的市场新型实用技术,农民从中受益并不大。十是农民知识和年龄老化,难以适应发展的要求。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都不从事农业,而是务工经商,因此,参加农科教活动的大多是老年农民,他们不但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也相当严重,学习的效果就相当差。要提高农科教效果,还必须从根本上改革农业生产方式。

基层反映:关于打击“网络水军”的建议

一是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国家应出台关于健全网络营运监管的法律法规,或将网络领域的相关恶意行为补充在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让虚拟的网络社会有法可依。二是加大网络监管力度。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对网络行为的监管力度,司法机关要集中力量打击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恶意行为,对当事人予以严惩,以起到警示作用。三是实行网络实名制。网络实名制好处最主要是为了防止匿名在网上散布谣言,制造恐慌和恶意侵害他人名誉的一系列网络犯罪。并使网友看到更有责任的言论,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信用体系,提高个人信息的准确度,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将更方便安全。四是引导网民诚信自律。网民诚信自律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倘若每位网民都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守社会文明的底线,那么欺虞、虚伪的水军炒作将得到根治。因此有必要采取适当措施,推进网络诚信建设。号召广大网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时,心怀一种道德良知,肩负一种社会责任,把握好尺度,避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基层反映:应认真落实失地农民生活保障

一是摸清底数,登记造册。由乡镇、村负责调查摸底,将全县范围内所有因企业和城乡规划等原因导致完全失地的农民摸清底数,逐一登记成册,确实有困难的,做为进行重点照顾和扶持的对象;二是落实最低生活保障。要将完全失地农民全部或逐步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尤其是部分已经年老、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必须确保由民政部门和乡镇负责为他们首先落实农村低保待遇,解决其实际生活困难,确保他们生活无忧、衣食不愁;三是给予政策倾斜,积极引导再就业。对完全失地农民中的中青年人员,没有就业经验的,可由劳动部门统一组织,提供免费的就业培训。培训合格的,根据他们的意愿或介绍外出务工,或安置到县内企业就业。在县内自主创业的,要出台相关规定给予政策倾斜、重点照顾和扶持,帮助他们走出困局,尽快实现安居乐业。

中职、技校倒卖“学生工”现象严重亟待引起关注

一是学生进工厂顶岗实习被视为廉价劳动力。实习生进工厂在为学生谋得实习岗位的同时,也为企业解决了燃煤之急。但学生的利益往往被忽略,意愿得不到尊重。学生沦为工厂流水线上的廉价普工,每天从事着与所学专业知识无关的体力劳动,工作时间长达9~12小时,且工资待遇偏低,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二是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缺乏必要的安全风险保障。现行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相关条例没有确立在校生与顶岗实习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截止2009年全国只有226所职业院校、13.1613万学生购买了学生实习保险,分别约占全国职业院校总数的1.4%、在校生总数的1.1%。加之职业院校、企业与顶岗实习三方很少签订协议,一旦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发生了安全事故,学校与企业就互相推诿。三是实习期成为部分用人单位榨取人力资源的无偿剥削期。部分用人单位为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的最小化,以试用为由延长试用期,并从中获利;根据国家教育部与团中央的有关通知,企业的实习生应该享受基本工资和工作时间的保护,但职校实习生在职场目前所处的劣势,并不享有要求享受这些基本保障的主动权,且最低生活保障问题难以解决。四是未成年学生工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健康隐患。这些学生工的工作强度、加班时间等与社会招聘的工人无异。据调查,长期从事制造业的工作人群近八成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明显高于其它行业,6成人未实行双休日;3成人需经常加班,近7成人感觉疲劳。长期超负荷工作、休息不足和缺乏锻炼,导致健康受损。此外,苛刻的生产管理,学生的健康意识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使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五是中职、技校倒卖学生工现象严重(以富士康为例)。富士康的生产线学生工所占比例较高。部分学校以不实习不发毕业证件威胁学生,强迫他们在高强度高压力的环境下工作。而学校从学生每个月缴纳的实习管理费获得部分利益。与此同时,部分教育厅及人力资源保障厅也组织省内各职校前往富士康实习,学生成为有关部门讨好企业的筹码,发生了大量倒卖学生事件。

网络舆情:(近段时间发生的,强调时效性)

网民热议“超期啤酒瓶伤人”问题

近期,啤酒瓶爆炸伤人呈高发状态。据媒体报道,进入夏季以来,啤酒销量大增,啤酒瓶爆炸伤人事件也急剧上升。

网民认为:一是虽然啤酒瓶爆炸伤人事件时有发生,但社会对它的危害普遍认识不足。大多数销售商都觉得啤酒不过期就行,只要啤酒厂敢用这种瓶子,就可以卖。二是很多热衷喝啤酒的消费者都不知道啤酒瓶还有使用期限、生产日期,很多消费者表示不会在意酒瓶子的使用年限,认为毕竟酒瓶自爆属于意外,应该不会那么巧就发生在自己身上。由于认识不足,酿成了许多本不应该的悲剧。

网友建议:一是政府部门应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和警示,通过提高全社会的认识来尽量避免此类惨剧发生。二是夏季是啤酒瓶爆炸伤人的高发期,政府有关部门应开展有针对性的抽检,特别是对超期使用的啤酒瓶开展抽检,如果确定存在质量问题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并公布有关抽检结果,提醒消费者防患未然。三是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宣传,特别是要宣传消费者在遇到此类事情时的处理办法和维权渠道,提示消费者如何收集证据,如何减少损失,切实维护自身权益。四是希望政府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媒体加强宣传报道,推动超期啤酒瓶销毁的强制性规定出台。(市工商局)

网友质疑达芬奇“绝地反击”的背后原因

2011年7月1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以后,达芬奇在产品的产地标注、质量等问题方面向广大消费者作出了道歉,但近日,达芬奇公司发出《致媒体朋友的沟通信》,坚称其所售意大利家具为原装进口,不接受无问题退货要求。达芬奇还表示,目前没有任何执法部门认定达芬奇存在造假行为,强调媒体报道都是以“造假”为预设前提,让他们无法接受。

达芬奇能够“绝地反击”,主要原因:一是监管部门的缺位。原本监管部门的调查结论,应当成为还原事实真相的主要依据;监管部门开出的处理措施,应当成为规范企业市场行为的利剑。然而,达芬奇事件曝光后,该如何处罚达芬奇公司,监管部门却迟迟没有下文。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仍未得到任何监管部门的确切结论。“没有任何执法部门认定达芬奇存在造假行为”,这是达芬奇祭出的“尚方宝剑”。二是消费者协会的失语。消费者协会一直声称是“消费者之友”,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宗旨。可达芬奇事件曝出至今近一个月的时间,消协却保持着强力的淡定和沉默。

网友希望:如果达芬奇公司坚不认错,那就有劳质监、工商诸部门以及媒体、网络,一查到底,还原事件真相。(大英县委宣传部)

群众热议:餐具“消毒费”到底该不该收取?

目前,在全国大中小城市都存在着消费者到餐馆、酒店就餐,很多餐饮企业要向消费者收取消毒餐具费的现象,包括一次性密封消毒餐具、一次性消毒纸巾和筷子等,有的还在消毒餐具的外包装上明确标注“工本费1元”等字样。虽然费用不多,但引发了众多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群众认为: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餐饮用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具本来就不允许使用。二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有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这些法规条款已经明确指出,餐饮企业提供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消毒餐具、确保消费者健康安全是其应尽的法定义务,也是消费者接受用餐的基本前提。由此所产生的费用,是餐饮企业经营成本的一部分。

群众认为:一是另行收取餐具费用,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不允许的。二是顾客在饭店消费,所有的费用都已经包含在餐饮费里面了,因此,饭店再收取额外费用,不仅不合情理,而且明显违法。

群众建议:国家能够出台相关政策并加强执行监督力度,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市民建)

第2篇: 情信情书

关于解决无业人员和下岗人员缴纳养老保险的建议

社区工作人员进一步走访各小区了解居民情况,现在针对无业人员和个体经营户还有下岗人员自己缴纳养老保险费昂贵的问题,不缴老了没有保障,大多数渴望,就像普及居民医疗保险一样普及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纳不多老了还能领取养老金,是一项深的民心的事情。解决了无业人员的后顾之忧,能使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更好的服务于社区,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快乐。

2011年7月14日

关于塑料袋变为纸袋的建议

---蔡家巷社区岳玲

社区工作人员岳玲到垃圾处理中心了解生活垃圾的处理程序,还没有走到垃圾处理站就闻到浓浓的异味,看到天空的黑烟。

见此情况我们问了一些每天运输垃圾的司机,平均每位司机每天早晨都要拉好几车垃圾,其次我走进垃圾处理点,见有些垃圾经火炉焚烧,可塑料袋仍难以清理,见有许多工人在拿着袋子捡塑料袋。

塑料袋在使用时是能给人们能够带来许多轻便,但给人身体造成的伤害是不容忽视的;在处理时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大气造成的污染长期积累经统计数字是可怕的。那我们提倡买菜是何不拿一个步袋,天天用,想一想要节约多少塑料袋,有些东西可以变为纸袋…现在政府已意识到塑料袋的危害,靠买塑料袋减少使用并不能解决问题,还仍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

2011年7月20日

第3篇: 情信情书

1 总 则

1.0.1 为及时、准确、有效地传输实时水情信息,更好地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统一水情信息传输的编码标准,加强科学管理,制定本标准。

1.0.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流域机构水文部门,水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单位等及其所属水情站(包括国家基本站以外的报汛站),凡向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水文部门传输水情信息,应执行本标准。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内部的水情信息传输可参照执行本标准,当向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水文部门传输水情信息时,应执行本标准。

凡承担对国外提供水情的部门在向国外提供水情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1.0.3 本标准采用代码标识符加数据(值)描述的方法表示水文要素的标识及属性。标识符由英文字母(不区分大小写)和阿拉伯数字构成,具有严格的意义。

1.0.4 本标准中的水情站码应采用全国统一编定的站码,具有唯一性。

1.0.5 水情信息的观测时间应采用北京时间,即1200E标准时,并以24小时法计。午夜12时一律记为次日00时,测报时间计至分钟。

1.0.6 本标准中的水文要素值均采用实际观测值或计算值。数据(值)的精度和单位,应执行本标准规定。本标准没有规定的,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1.0.7 水情信息的保密范围和保密等级,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8 水情人员在报送水情信息时,应执行本标准附录A的有关规定。

1.0.9 本标准引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包括: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95-98)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93)

《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GB50159-92)

《水利工程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定》(SL213-98)

《水文情报预报规范》(SL250-2000)

《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L58-93)

《地下水监测规范》(SL/T183-96)

1.0.10 水情信息编码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水情信息指江河、水库(湖泊)、地下水和其他水体的水文及有关要素过去、现时及未来的信息。本标准中的水情信息分为降水量、蒸发量、河道水情、水库(湖泊)水情、闸坝水情、泵站水情、潮汐水情、沙情、冰情、土壤墒情、地下水情、特殊水情和水文预报等13类。

2.0.2 标识符

标识符指编码中规定表示某种要素或现象的代码,标识功能是其基本特征。

2.0.3 水文要素标识符

水文要素标识符指一个或一组标识水文要素、具有规律性和明确意义、易于计算机和人工识别与处理的符号,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而成,具有唯一性。

2.0.4 编码格式标识符

编码格式标识符指标识编码格式和水情信息编码类别的代码,由英文字母表示,具有唯一性。

3 编码的基本格式3.1 一般规定

3.1.1 水情信息编码应包括编码格式标识符、水情站码、观测时间码、水文要素标识符及与水文要素相对应的数据(值)、结束符“NN”六个部分,各部分由空格分隔,不应缺漏。水情信息编码格式的基本组成见图3.1.1。

3.1.2 编码格式标识符应由格式码与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见4.1节)组成,格式码在前,编码分类码在后。格式码A、B、C与10类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组合,分别构成A、B、C三种不同类别水情信息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其中格式码“A”可缺省。编码格式标识符应列在编码的首组,且不应缺省。(对于中型水库和拦河枢纽均采用A格式,由于今年刚开始使用,其他站也要求采用A格式,待熟练后,可采用B或C格式)

3.1.3 水情信息的编码格式可分为下列三类:

1 单站多要素格式:用于编列一个水情站在不同时间内观测到的一项或多项水文要素的信息。用格式码A表示,简称A格式。(雨量站为AP,河道站为AH,水库站为AK,闸坝站为AZ,对于A格式可省略A,即雨量站为P,河道站为H,水库站为K,闸坝站为Z)

2 多站多要素格式:用于编列多个水情站在同一时间内观测到的一项或多项水文要素的信息。用格式码B表示,简称B格式。(雨量站为BP,河道站为BH,水库站为BK,闸坝站为BZ,对于B格式不可省略B)

3 单站水文系列格式:用于编列一个水情站以均匀时段观测到的一项或多项水文要素的一组信息。用格式码C表示,简称C格式。(雨量站为CP,河道站为CH,水库站为CK,闸坝站为CZ,对于C格式不可省略C)

3.1.4 需要修正或删除已报送的信息时,采用A格式编报,应执行下列规定:(凡是修正或删除电报只能采用A格式)

1 需要修正已报送的信息时,在原编码格式标识符前加符号“R”,组成修正编码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其他部分的编码型式不变。(雨量站为RP,河道站为RH,水库站为RK,闸坝站为RZ)

2 编报修正信息时,应列出原编码中与错误信息同类的全部内容。(分降水、水位和流量、特征值等不同部类)

3 需要删除已报送的信息时,在原编码格式标识符前加符号“D”,组成删除编码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再编列原编码中的全部内容,编码型式不变。(雨量站为DP,河道站为DH,水库站为DK,闸坝站为DZ)

4 原编码中的水情站码和观测时间错误时,应编发删除编码,并同时编发正确的编码。(如果息县站8时报为淮滨站站号时,息县站应编发删除编码并编发正确编码,同时还要打电话通知,淮滨站也应立即再报一次8时的本站电报。)

5 原编码中漏编某组信息时,修正编报执行本条第2款。(分降水、水位和流量、特征值等不同部类)

6 B格式或C格式编码中出现错误信息时,与之相关联的全部内容应单独采用A格式编发修正或删除编码,并执行本条1~5款规定。

3.2 A格式

3.2.1 A格式应由编码格式标识符、水情站码、观测时间码、要素标识符、数据和结束符“NN”组成。A格式的基本组成型式见图3.2.1。

3.2.2 在一份A格式编码中,可编列多个水文要素的信息。要素标识符与其数据应成对编列,标识符编列在前,数据紧列其后。(P6 50.2 PD 112 WS 7 Z 43.33 ZS 5 Q 6350 QS 1)

3.2.3 编列同一观测时间的水情信息时,观测时间码可只编列一次。

3.2.4 在同一编码中编报不同观测时间的水情信息时,可由时间引导标识符“TT”引导后续各观测时间码,“TT”和观测时间码之间由空格分隔。A格式不同观测时间编码型式见图3.2.4。(07180200 P6 3.2 WS 8 TT 07180800 P6 9.8 PD 23 WS 7 NN)

2.2.5 需要采用A格式编码型式同时编报多个水情站的信息时,可重复编写水情站码、观测时间、要素标识符和数据。从第2个水情站开始,前面由水情站码引导符“ST”引导,中间由空格分隔。但在一份信息编码中,最多可连续编列20个水情站的信息。A格式多个水情站编码型式见图3.2.5。(P 51012 09050800 P6 10 PD 19 WS 9 ST 51025 09050800 P6 5 PD 14 WS 8 NN)

3.3 B格式

3.3.1 B格式应由编码格式标识符、观测时间码、要素标识符组、水情站码引导符“ST”、水情站码组、数据组和结束符“NN”组成。B格式的基本组成型式见图2.3.1。

(使用A格式时,A可以省略,但使用B或C格式时,B或C不能省)

3.3.2 在一份编码中,最多可编列20个水情站的水文要素的信息。

3.3.3 要素标识符组编列需要报送的水文要素的标识符,应按本标准规定的次序编列。

3.3.4 数据组中编列的数据应与要素标识符组中编列的相应水文要素的标识符对应。某一水情数据(值)缺测时,应在对应的位置填列字符“N”;某一项目无编报任务或未达编报标准时,应在对应的位置填列字符“M”。

3.4 C格式

3.4.1 C格式应由编码格式标识符、水情站码、观测时间码、时间步长码、要素标识符组、数据组和结束符“NN”组成。C格式的基本组成型式见图3.4.1。

3.4.2 观测时间码应为第一组数据的观测时间。

3.4.3 时间步长码表示相邻数据组之间的观测时间间隔,不得缺省。时间步长码编码方法应按本标准4.4的规定执行。

3.4.4 要素标识符组编列需要报送的所有水文要素的标识符,应按本标准各章节规定的次序编列。C格式编码中,应只有一个要素标识符组。

3.4.5 C格式编码中的数据编列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 数据组中的数据应与要素标识符组中编列的相应水文要素的标识符对应,数据之间由空格分隔。

2 需要编报的数据应按观测时间分组,同一观测时间的所有数据为一个数据组,数据组应按时间顺序编列。(如10时的水位、流量等为一个数据组,12时的水位、流量等为另一个数据组。)

3 第一个数据组应为观测时间码所对应的数据,相邻数据组之间的时间间隔应与时间步长码定义的时间一致;

4 某一时间的某个数据值未能获得时,应在相应位置上填列字符“N”;

5 某一项目无编报任务或未达编报标准时,应在相应位置上填列字符“M”。


4 编码的基本规则4.1 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

4.1.1 根据水情站站类和水情信息的特性,水情信息编码可分为降水、河道、水库(湖泊)、闸坝、泵站、潮汐、墒情、地下水、特殊水情、水文预报等10类。水情站有多个编报项目时,在同一份编码中,各类信息编码可编报的水情信息及编列顺序见表4.1.1。

表4.1.1 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可编报的水情信息及编列顺序

4.1.2 在编报水情信息时,应执行下列规定:

1 水情信息编码的分类码以及各类水情信息编码中可编报的水情信息应按表4.1.1的规定执行。(分类码为P只能报降水和蒸发,分类码为H只能报降水、蒸发、河道水情、沙情、冰情)

2 在同类水情信息编码中,各水情信息可在同一份水情信息编码中组合编报,也可单独编报。单独编报时,编码格式标识符仍采用所属测站的编码格式标识符。(雨量站编码分类码只能用P,河道、水库、闸坝站有水位、流量时只能分别用H、K、Z)

3 仅编报降水和蒸发信息时,各类水情站的降水和蒸发信息可编列在同一份信息编码中,编码格式标识符采用降水类编码格式标识符;(当河道、水库、闸坝站只报降水时,也可用P)

4 不同类别的水情信息编码,应由各自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引导,单独编报,不应混合编报。(一个河道或水库站代报有雨量站,其河道或水库站的电报要单独编报)

4.2 水情站码

4.2.1 水情站码(简称站码或站号)是水情站的标识。水情站与其站码应一一对应,具有唯一性。

4.2.2 水情站码应采用国家统一编定的站码。

4.3 观测时间码

4.3.1 观测时间码表示水文要素值的发生时间。对于时段平均值或时段累计值,对应的观测时间为时段末的时间。对于旬、月平均值或累计值,以旬、月终了后的次日(即11日、21日和下月1日)8时作为观测时间。(月、日、时、分均不能省略)

4.3.2 观测时间码应由月、日、时、分组成。

1 编码格式:MMDDHHNN。

2 说明:

MM:表示月份,2位数字,取值01~12;

DD:表示日期,2位数字,取值01~31;

HH:表示小时,2位数字,取值00~23;

NN:表示分钟,2位数字,取值00~59。

4.3.3 编码中需要编写多组观测时间码时,可从第2个观测时间码开始,由时间引导标识符“TT”引导。(06081400 P6 5 WS 7 TT 06082000 P6 4.2 WS 8 NN)

4.4 时间步长码

4.4.1 时间步长码表示某组等时段水文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

4.4.2 时间步长码应由标识符、时间类型和时间间隔组成。

1 编码格式: DRxnn。

2 说明:

DR:时间步长码标识符;

x:一个字母,表示时间类型,由M、X、D、H和N分别表示月、旬、日、小时、分钟;

nn:由2位数字组成,表示与x对应的时间长。时间步长码取值范围应按表4.4.2的规定确定。

表4.4.2 时间步长码取值范围

4.5 要素标识符

4.5.1 要素标识符应由主代码、副代码、时段码与属性码四部分组成。各类水情信息的编码要素及标识符见本标准附录B。

1 编码格式为:主代码[副代码] ª [时段码][属性码]。

2 说明

主代码:水文要素类型码,1位;(如降水P、水位Z、流量Q等)

副代码:对主代码作补充说明,1位;(如坝上水位ZU的U、入库流量QI的I等)

时段码:水文要素所涉及的时段长,1~3位;(如6小时雨量P6的6、旬雨量PX的X等)

属性码:水文要素的属性标识符,1位。(如旬最高水位ZXM的M、旬最小流量QXN的N等)

a: [ ]中的内容为可缺省,下同。

4.5.2 主代码是水文要素类型码。其要素分类及其类型码应按表4.5.2的规定执行。

表4.5.2 要素分类及其类型码

4.5.3 副代码是对所要表示的水文要素主代码作补充说明,包括水文要素具有的方位属性等。部分要素及其副代码应按表4.5.3的规定执行。表4.5.3未作规定的,可按各章节的规定执行。

表4.5.3 部分要素及其副代码

4.5.4 时段码描述水文要素观测(或计算)值的时段长度,可按下列规定执行:

1 如果时段码所描述的水文要素是一个连续值,如江河流量,则设定该水文要素值是时段平均值;若水文要素为累计值,如时段降水量、蒸发量,则设定该水文要素值为时段总量。

2 报送水情信息时,年、月、旬、日的时段码分别由Y、M、X、D表示;24小时以内的时段码用相应的小时数表示,小时的取值范围为00~23;1小时以内的时段码用“N”加相应的分钟数表示,分钟的取值范围为01~59。

3 对于水文要素的瞬时值,不列时段码。

4.5.5 属性码用于表示水文要素的最高(或最低)、最(或极)大(或最小、极小)等特征属性。水文要素的最(极)大(最高)、最(极)小(最低)等属性分别用代码“M”、“N”表示。

4.5.6 要素标识符应与相应水文要素观测(或计算)值关联编码,不应单独出现在信息编码中。

4.6 数据(值)编码

4.6.1 在水情信息编码中,数据(值)应采用实测值或计算值。基面以下的水位值或零度以下的温度值可用负值表示。

4.6.2 数据(值)的单位和有效位数应以本标准的规定为准;未做规定的,可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执行。

4.6.3 数据(值)应填列在与所属水文要素相对应的规定位置上,由空格分隔。

4.6.4 对数据(值)的精度或准确性有质疑的数据(值),应在相应的数据(值)编码上加括号“()”。


5 降水量编码5.1 一般规定

5.1.1 在降水量信息编码中,可同时编报降水、蒸发类信息。降水信息可编报的信息类基本格式见图5.1.1。

(我市无蒸发报汛任务,上图中的蒸发类信息栏不要,降水信息类后直接跟NN)

5.1.2 降水信息的编码内容应包括降雨、降雪和降雹等信息。

5.1.3 规定编报降水量的水情站,应编报降雨、降雪和降雹等信息。

5.1.4 规定编报降水量的水情站,一日内正常编报次数应执行本标准附录A.0.6的规定。(按报汛任务书规定段次执行)

5.1.5 时段降水量的编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日内各个时段降水量均未达到起报标准的,8时除编报日降水量外,还应同时编报各时段降水量。

2 到规定编报时间时,如时段降水量达到起报标准,应立即编报这个时段的降水量。

3 前一个或几个规定编报时段内降水量均未达到起报标准,其后某一规定时间已达到起报标准时,除编报这一规定时段内的降水量外,还应按时间先后,列报本日内该时段之前未达到起报标准的各个时段降水量。时段降水量为零的各时段,可不列报。

(5.1.5条规定不再执行过去的累计拍报,即只有某段达到起报标准10或5mm时,除编报这一规定时段内的降水量外,还应按时间先后,列报本日内该时段之前未达到起报标准的各个时段降水量。当一日内各个时段降水量均未达到起报标准的,8时除编报日降水量外,还应同时编报各时段降水量。)

5.1.6 编报时段降水量及日降水量信息时,应列报天气状况。(天气状况不能丢)

5.1.7 每日8时应编报前一日的日降水量,并将每日8时作为前一日日降水量编码的观测时间。

5.1.8 旬、月降水量为零时,也应列报。编报旬、月降水量时,应执行本标准附录A.0.9的规定。

5.1.9 水情站编报暴雨加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暴雨加报的时间标准,应以1、2或3小时等整小时正点编报为原则;暴雨加报的雨量标准,应以在规定时段内降雨量达20、30、50mm等为宜。(我省暴雨加报标准为2小时20mm,时间必须为偶数,即8~10、10~12、14~16、16~18、20~22、22~24、2~4、4~6)

2 在规定的时段内,若降水量达到暴雨加报标准时,应立即单独编发暴雨加报,同时编列降雨历时。(降雨历时统一为2)

3 加报的暴雨量不应跨时段、跨日计算。(对于段雨量起报标准为4段4次10mm的站,不应跨14、20、2、8时;对于起报标准为12段12次5mm的站,不报暴雨加报)

4 加报过的暴雨量仍应参加时段降水量及日降水量的统计。

5 当暴雨加报时间与时段或日降水量编报时间相同时,可不编报暴雨加报。(对

于段雨量起报标准为4段4次10mm的站,12~14、18~20、0~2、6~8时雨量达到20mm时也不报暴雨加报)

6 如遇间歇性暴雨,则降雨历时为观测时段内累计降雨时间。(我省降雨历时统一用2)

7 观测时间码应以暴雨观测时间末为准。

5.1.10 当发生雹情时,水情站应在雹情停止时立即编报降雹历时和雹粒直径。

5.1.11 当降雪或雨夹雪时,水情站编报降水信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降雪量或雨夹雪量均应折合成雪水当量以编报降水量。

2 当地面积雪时,应在8时水情报文的降水量信息之后,编列积雪深度和密度信息。(我省不报积雪深度和密度信息)

3 旬、月内的降雪量或雨夹雪量,均应折合成雪水当量后的降水量,以编报旬、月降水量。

5.2 标识符

5.2.1 降水量编码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应采用降水类信息编码格式标识符。

5.2.2 降水量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应按表5.2.2的规定执行。

表5.2.2 降水量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

需要编报表5.2.2中没有规定的时段降水量时,其标识符可按本标准3.5的规定构成。

5.2.3 降水量应以毫米计,最多记至1位小数。(过去记至整数,现在记至1位小数)

5.2.4 降水历时的编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编码格式:HH.NN。

2 说明:

HH:小时数,取值为00~23;

NN:分钟数,取值为01~59。

3 当降水历时为整小时数时,可只列小时数。(我省只列小时数,不报分钟数)

5.2.5 积雪深度应以厘米计,记至整数。积雪密度应以克每立方厘米计,最多记至2位小数。(我省不报积雪深度和积雪密度)

5.2.6 编报雹情信息时,观测时间码应以降雹停止时间编列。

雹粒直径可采用目估法,目估一般雹粒直径,且以毫米计,记至整数。降雹历时应以分钟计,记至整数。

5.2.7 天气状况类型及其代码应按表5.2.7的规定执行。(与过去不同的是雪和雨夹雪)

表5.2.7 天气状况类型及其代码

5.3 编码格式

5.3.1 降水量编码应以降雨、降雪、降雹的顺序编报。(一般我省无此现象)

5.3.2 降雨应以时段降水量、降水历时、日降水量、天气状况、旬降水量、月降水量的顺序列报。(我省不报降水历时,列报顺序应为时段降水量、日降水量、天气状况、旬降水量、月降水量)

5.3.3 暴雨加报应以暴雨量、降水历时、天气状况的顺序列报。

5.3.4 降雪应以降水量、天气状况、积雪深度、积雪密度的顺序列报。(我省不报积雪深度和积雪密度,列报顺序应为降水量、天气状况)

5.3.5 降雹应以降雹历时、雹粒直径的顺序列报。

5.3.6 A格式的降水量编码和暴雨加报编码的基本格式分别见图5.3.6-1和5.3.6-2。

5.3.7 B格式的降水量编码和暴雨加报编码的基本格式分别见图5.3.7-1和5.3.7-2。

5.3.8 C格式降水量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5.3.8。

5.4 编码示例

5.4.1 编报时段降水量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81012,采用三级标准编报,降水量的起报标准为10mm。6月18日8时至14时降水量为11.4mm,14时天气阴,则该时段降水量编码可采用A格式编写:

P┗┛81012┗┛06181400┗┛P6┗┛11.4┗┛WS┗┛8┗┛NN

(P为编码格式标识符,81012为站号,06181400为月日时分,P6为降水量编码要素标识符,11.4为降水量,WS为天气状况代码,8为阴,NN为结束符。)

5.4.2 前一个时段未达到起报标准不编报,后一个时段达到起报标准,则连同上一时段降水量一并编报。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45878,采用三级拍报标准,降水量的起报标准为10mm。7月17日8时至14时降水量为3.7mm,14时天气阴,因未达到起报标准,可不编报;14时至20时降水量12.3mm,20时天气雨,已达到起报标准,则应将上一时段降水量一并报出。17日20时至18日2时降水量3.2mm,天气阴,因未达到起报标准,可不编报;18日2时至8时降水量19.8mm,天气雨,已达到起报标准,又到了编报日雨量的时间,应连同后两个未报的时段降水量以及日降水量一并报出。

该站17日20时的编码可采用A格式,也可采用C格式编写。

A格式编写:(TT为时间引导标识符)

P┗┛45878┗┛07171400┗┛P6┗┛3.7┗┛WS┗┛8┗┛TT┗┛07172000┗┛P6┗┛12.3┗┛WS┗┛7 ┗┛NN

C格式编写:(DRH06为6小时时间步长码)

CP┗┛45878┗┛07171400┗┛DRH06┗┛P6┗┛WS┗┛3.7┗┛8┗┛12.3┗┛7┗┛NN

该站18日8时的编码宜采用A格式编写:(PD为日雨量编码要素标识符)

P┗┛45878┗┛07180200┗┛P6┗┛3.2┗┛WS┗┛8┗┛TT┗┛07180800┗┛P6┗┛19.8┗┛PD┗┛39 ┗┛

WS┗┛7┗┛NN

5.4.3 一日内各个时段降水量均未达到起报标准,除编报日降水量外,还应编报各时段降水量。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66787,采用四级拍报标准,降水量的起报标准为10mm。8月19日8时至14时降水量3.4mm,14时天气雨,未达到起报标准不编报;14时至20时降水量2.6mm,天气阴,未达到起报标准不编报; 20时至20日2时无雨;20日2时至8时降水量3.0mm,8时天气晴。已到日分界,日降水量为9.0mm。由于各时段降水量均未达到起报标准,故在编报日降水量时,应同时编报各时段降水量。其编码采用A格式编写:

H┗┛66787┗┛08191400┗┛P6┗┛3.4┗┛WS┗┛7┗┛TT┗┛08192000┗┛P6┗┛2.6┗┛WS┗┛8 ┗┛TT┗┛08200800┗┛P6┗┛3┗┛PD┗┛9┗┛WS┗┛9┗┛NN

(1.虽然该站是河道站,但只报雨量,其编码格式标识符H也可用P。2.按 5.1.5条规定不再执行过去的累计拍报,即只有某段达到起报标准10或5mm时,除编报这一规定时段内的降水量外,还应按时间先后,列报本日内该时段之前未达到起报标准的各个时段降水量。当一日内各个时段降水量均未达到起报标准的,8时除编报日降水量外,还应同时编报各时段降水量。)

5.4.4 编报日降水量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62038,规定有雨即报,6月28日8时至29日8时日降水量16.8mm,29日8时天气阴,其编码可采用A格式编写:

K┗┛62038┗┛06290800┗┛PD┗┛16.8┗┛WS┗┛8┗┛NN

(虽然该站是水库站,但只报雨量,其编码格式标识符K也可用P)

5.4.5 同时编报两个以上水情站的降水信息(1)示例如下:

某水情中心站,需发送所属9个雨量站9月5日2时至8时的时段降水量和8时的日降水量,各站站码、时段雨量、日雨量和8时天气情况分别为:83245,10mm、19mm,晴;83246,5mm、14mm,阴;83264,5.6mm、8.9mm,阴;83265,7mm、12.5mm,雨;83273,7.5mm、日雨量缺测,阴;83290,5mm、6.9mm,晴;83445,0mm、0.6mm,晴;83545,7mm、12.5mm,晴;83546,7.9mm、16.2mm,雨。

上述编码可采用A格式,也可采用B格式编写。

A格式编写:(ST为站码引导符)

P┗┛83245┗┛09050800┗┛P6┗┛10┗┛PD┗┛19┗┛WS┗┛9┗┛ST┗┛83246┗┛09050800┗┛P6┗┛5┗┛PD┗┛14┗┛WS┗┛8┗┛ST┗┛83264┗┛09050800┗┛P6┗┛5.6┗┛PD┗┛8.9┗┛WS┗┛8 ┗┛ST┗┛83265┗┛09050800┗┛P6┗┛7┗┛PD┗┛12.5┗┛WS┗┛7┗┛ST┗┛83273┗┛09050800┗┛P6┗┛7.5┗┛PD┗┛N┗┛WS┗┛8┗┛ST┗┛83290┗┛09050800┗┛P6┗┛5┗┛PD┗┛6.9┗┛WS┗┛9┗┛ST┗┛83445┗┛09050800┗┛PD┗┛0.6┗┛WS┗┛9┗┛ST┗┛83545┗┛09050800┗┛P6┗┛7┗┛PD┗┛12.5┗┛WS┗┛9┗┛ST┗┛83546┗┛09050800┗┛P6┗┛7.9┗┛PD┗┛16.2┗┛WS┗┛7┗┛NN

B格式编写:

BP┗┛09050800┗┛P6┗┛PD┗┛WS

ST┗┛83245┗┛10┗┛19┗┛9

ST┗┛83246┗┛5┗┛14┗┛8

ST┗┛83264┗┛5.6┗┛8.9┗┛8

ST┗┛83265┗┛7┗┛12.5┗┛7

ST┗┛83273┗┛7.5┗┛N┗┛8

ST┗┛83290┗┛5┗┛6.9┗┛9

ST┗┛83445┗┛0┗┛0.6┗┛9

ST┗┛83545┗┛7┗┛12.5┗┛9

ST┗┛83546┗┛7.9┗┛16.2┗┛7

NN

5.4.6 同时编报两个以上水情站的降水信息(2)示例如下:

某水情分中心所辖的雨量站51001、51002、51007,河道站51005、51010、51012和水库站51114、51123于8月15日8时至15日14时降雨,降雨量及天气状况分别为78.2mm、阴,98.5mm、雨,102mm、雨,87mm、雨,121mm、阴,69mm、阴,55.8mm、雨,158mm、雨。

此种情况可按单站分别单独编报,也可在A格式或B格式编码中一同编报。现采用后一种方式,A格式编码为:(虽然有雨量站、河道站和水库站,但只报雨量,其编码格式标识符均可用P,否者要把雨量站、河道站和水库站分开编报)

P┗┛51001┗┛08151400┗┛P6┗┛78.2┗┛WS┗┛8┗┛ST┗┛51002┗┛08151400┗┛P6┗┛98.5┗┛WS┗┛7┗┛ST┗┛51007┗┛08151400┗┛P6┗┛102┗┛WS┗┛7┗┛ST┗┛51005┗┛08151400┗┛P6┗┛87┗┛WS┗┛7┗┛ST┗┛51012┗┛08151400┗┛P6┗┛121┗┛WS┗┛8┗┛ST┗┛51114┗┛08151400┗┛P6┗┛55.8┗┛WS┗┛7┗┛ST┗┛51123┗┛08151400┗┛P6┗┛158┗┛WS┗┛7┗┛NN

B格式编码为:(B不能省略)

BP┗┛08151400┗┛P6┗┛WS

ST┗┛51001┗┛78.2┗┛8

ST┗┛51002┗┛98.5┗┛7

ST┗┛51007┗┛102┗┛7

ST┗┛51005┗┛87┗┛7

ST┗┛51010┗┛121┗┛8

ST┗┛51012┗┛69.0┗┛8

ST┗┛51114┗┛55.8┗┛7

ST┗┛51123┗┛158┗┛7

NN

5.4.7 编报某站一组降雨量数据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83245,需要编报9月1~10日的日降雨量,其各日降雨量数据及天气情况分别为:10.9mm、阴;19mm、阴;5mm、晴;14mm、雨;5.6mm、阴;8.9mm、阴;7mm、阴;12.5mm、雨;缺测,阴和7.5mm、阴。

上述编码可采用A格式,也可采用C格式编写。

A格式编写:

P┗┛83245┗┛09020800┗┛PD┗┛10.9┗┛WS ┗┛8┗┛TT┗┛09030800┗┛PD┗┛19┗┛WS┗┛8┗┛TT┗┛09040800┗┛PD┗┛5┗┛WS┗┛9┗┛TT┗┛09050800┗┛PD┗┛14┗┛WS┗┛7┗┛TT┗┛09060800┗┛PD┗┛5.6┗┛WS┗┛8┗┛TT┗┛09070800┗┛PD┗┛8.9┗┛WS┗┛8┗┛TT┗┛09080800┗┛PD┗┛7┗┛WS ┗┛8┗┛TT┗┛09090800┗┛PD┗┛12.5┗┛WS┗┛7┗┛TT┗┛09100800┗┛PD┗┛N┗┛WS┗┛8┗┛TT┗┛09110800┗┛PD┗┛7.5┗┛WS┗┛8┗┛NN

C格式编写:(观测时间码应为第一组数据的观测时间)

CP┗┛83245┗┛09020800┗┛DRD01┗┛PD┗┛WS┗┛10.9┗┛8┗┛19┗┛8┗┛5┗┛9┗┛14┗┛7┗┛5.6┗┛8┗┛8.9┗┛8┗┛7┗┛8┗┛12.5 ┗┛7┗┛N┗┛8┗┛7.5┗┛8┗┛NN

5.4.8 编报数据欠准或不全的降水量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53782,采用二级发报,起报标准为20mm。9月6日8时至20时因雨量器损坏,估测降雨量为40mm,20时仍在降雨,从20时至次日8时雨量器才修好,测得降雨量为31.2mm,7日8时阴,则编码可采用A格式编写:

6日20时的编码为:

P┗┛53782┗┛09062000┗┛P12┗┛(40)┗┛WS┗┛7┗┛NN

7日8时的编码为:

P┗┛53782┗┛09070800┗┛P12┗┛31.2┗┛PD┗┛(71.2)┗┛WS┗┛8┗┛NN

(数据欠准或不全,只是在降水量数据加括号,其他编码按正常编)

5.4.9 编报旬降水量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86720,8月10日8时至11日8时日降水量为4.5mm,11日8时晴,上旬降水量88mm,其编码为:

P┗┛86720┗┛08110800┗┛PD┗┛4.5┗┛WS┗┛9┗┛PX┗┛88┗┛NN

5.4.10 编报月降水量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45787,采用一级编报标准。6月30日8时至7月1日8时日降水量2.6mm,8时天气晴;6月下旬降水量58mm,6月份月降水量269mm,其编码为:

P┗┛45787┗┛07010800┗┛PD┗┛2.6┗┛WS┗┛9┗┛PX┗┛58┗┛PM┗┛269┗┛NN

5.4.11 修正降雨错报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83531,9月6日2时至8时降雨26.8mm,日雨量为137mm,8时天晴,编报时错将降雨量编为268mm,原编码为:

P┗┛83531┗┛09060800┗┛P6┗┛268┗┛PD┗┛137┗┛WS┗┛9┗┛NN

修正降雨错报时,应列出全部内容,现编码为:

RP┗┛83531┗┛09060800┗┛P6┗┛26.8┗┛PD┗┛137┗┛WS┗┛9┗┛NN

5.4.12 编报暴雨加报的示例如下:

某水情站68428,采用三级拍报,起报标准为10mm,规定要进行暴雨加报,加报标准为2小时降雨超过20mm即作暴雨计。7月14日8时至9时降雨31mm,9时天气雨;9时至10时又降雨42mm,10时仍在降雨;10时至14时又降雨12.1mm,14时天气阴。8时至14时时段降雨量为85.1mm。则:

10时的暴雨加报编码为:

P┗┛68428┗┛07141000┗┛PR┗┛73┗┛DT┗┛2┗┛WS┗┛7┗┛NN

14时时段降雨量已到编报标准,其编码为:

P┗┛68428┗┛07141400┗┛P6┗┛85.1┗┛WS┗┛8┗┛NN

5.4.13 暴雨加报时间与时段或日降水量编报时间相同时,可不编报暴雨加报。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47321,采用三级编报标准,起报标准10mm。暴雨加报标准为2小时降雨20mm即作暴雨计。8月16日8时至17日8时的降水记录如下:

16日8时至14时降雨1.7mm,14时天气阴;14时至17时降雨0.4mm;17时至18时降雨11.0mm;18时至19时降雨22.5mm;19时至20时降雨25.8mm,20时天气雨,14时至20时的时段雨量59.7mm;20时至17日2时降雨3.5mm,2时天气阴;17日2时至4时无雨;4时至5时降雨0.8mm;5时至6时降雨0.5mm;6时至7时降雨48.2mm;7时至8时降雨5.4mm,8时天气雨,2时至8时的时段雨量为54.9mm,16日8时至17日8时的日降水量为119.8mm。

按上述记录,14时降水量未达到起报标准,可不编报。

16日17时至19时2小时的暴雨量为33.5mm,已达到暴雨加报标准,但19时不是偶数,不报暴雨加报;18时至20时2小时的暴雨量为48.3mm,已达到暴雨加报标准,但正好与20时时段雨量编报时间相同,不编报暴雨加报,只需编报时段降水量(连同14时降水量一并编报)。

16日20时降水量编码为:

P┗┛47321┗┛08161400┗┛P6┗┛1.7┗┛WS┗┛8┗┛TT┗┛08162000┗┛P6┗┛59.7┗┛WS┗┛7┗┛NN

17日5时至7时2小时的暴雨量为48.7mm,已达到暴雨加报标准,但7时不是偶数,不报暴雨加报;6时至8时2小时的暴雨量为53.6mm,已达到暴雨加报标准,但正好与8时日雨量编报时间相同,不编报暴雨加报,只需编报时段降水量和日降水量。

17日8时降水量(应连同2时降水量一并编报)编码为:

P┗┛47321┗┛08170200┗┛P6┗┛3.5┗┛WS┗┛8┗┛TT┗┛08170800┗┛P6┗┛54.9┗┛PD┗┛119.8┗┛WS┗┛7┗┛NN

5.4.14 编报降雪信息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26872,采用二级编报标准,起报标准为20mm。11月15日8时起开始降雪,20时测得雪水当量25.5mm,20时仍在降雪;15日20时至16日8时测得雪水当量7.5mm,8时天气雪,15日8时至16日8时共测得雪水当量33mm。

则15日20时的降水量编码为:

P┗┛26872┗┛11152000┗┛P12┗┛25.5┗┛WS┗┛5┗┛NN

16日8时的降水量编码为:

P┗┛26872┗┛11160800┗┛P12┗┛7.5┗┛PD┗┛33┗┛WS┗┛5┗┛NN

5.4.15 编报降雹信息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55721,5月2日13时37分开始降雹,于13时46分停止,历时9分钟,目估一般雹粒直径为15mm。则降雹信息编码为:

H┗┛55721┗┛05021346┗┛PHT┗┛9┗┛PHD┗┛15┗┛NN

(PHT为降雹历时标识符,PHD为雹粒直径标识符)

5.4.16 编报雹情并报时段降水量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52925,采用二级拍报标准,起报标准为15mm。6月17日19时48分开始降雹,于19时57分停止,降雹历时9分钟,目估一般雹粒直径为17mm,到20时测得降水量18.5mm,天气阴,则应编报雹情并报时段降水量。

雹情编码为:(雹情电报应在降雹停止立即发报,不要等到时段报和日报一起报)

P┗┛52925┗┛06171957┗┛PHT┗┛9┗┛PHD┗┛17┗┛NN

20时时段降水量编码为:

P┗┛52925┗┛06172000┗┛P12┗┛18.5┗┛WS┗┛8┗┛NN

5.4.17 修正雹情错报的示例如下:

某雨量站35258,5月18日14时23分开始降雹,14时31分停止,历时8分钟,目估一般雹粒直径为9mm,编报时将雹粒直径错列为19mm。原雹情编码为:

P┗┛35258┗┛05181431┗┛PHT┗┛8┗┛PHD┗┛19┗┛NN

修正雹情错报时,应列出全部内容,现雹情编码为:

RP┗┛35258┗┛05181431┗┛PHT┗┛8┗┛PHD┗┛9┗┛NN


6 河道水情编码6.1 一般规定

6.1.1 在河道水情信息编码中,可编报降水、蒸发、河道水情、沙情、冰情等5类信息。河道水情可编报的信息类基本格式见图6.1.1。(我省无蒸发、沙情、冰情任务)

6.1.2 河道水情的编码内容应包括水位、流量、断面面积、流速、波浪高度、风力风向等信息。(我省无断面面积、流速、波浪高度、风力风向任务)

6.1.3 编报水位与流量时,水势与流量测法应同时编列。水势为观测时的水位变化趋势,当观测的水位低于相邻的前次即为落,反之即为涨;若相邻水位相同,即为平。

6.1.4 水情站报送的水位,应以基本水尺为准。

6.1.5 凡指定编报流量的水情站,每次编报水位时,应列报相应流量。当水情站的水位没有实际应用价值时,可只编报流量值。

6.1.6 编报实测流量时,应列报其相应水位。

6.1.7 断面面积和流速可随实测流量一并编报。当编报流速时,可编列断面平均流速和断面最大流速。(我省无此项任务)

6.1.8 每日8时应编报前一日的日平均水情信息,并将每日8时作为前一日的日平均水情编码的观测时间。(我省无此项任务)

6.1.9 编报旬、月水情特征值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我省无此项任务)

1 当编列旬、月水情极值时,应同时编列发生时间。各项极值的出现时间,不论相同与否,均应分别列报,不应缺省;

2 一旬(月)内有2次或2次以上的水情特征值相同时,则发生时间应编列第1次的出现时间。

6.1.10 河道水流特征可分为河水干涸、断流、起涨、洪峰、逆流和顺逆不定等6种情况。当出现河水干涸、断流、起涨、洪峰现象时,应立即编报。(河道水流特征HS,

即:HS 0—表示河水干涸 HS 2—表示断流 HS 3—表示顺逆不定

HS 4—表示逆流 HS 5—表示起涨 HS 6—表示洪峰)

6.1.11 起涨水位一般应在涨势明显后,立即补报起涨转折点的水位。洪峰水位一般应在水势由涨趋平,判定已达峰顶时,应立即编报。

6.1.12 河道发生干涸或断流现象时,应于开始发生时列报一次干涸或断流标志,以后可停止编报。当河道再次过流时,应恢复正常编报。

6.1.13 编报波浪高度时,应同时列报风力、风向。(我省无此项任务)

6.2 标识符

6.2.1 河道水情编码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应采用河道类信息编码格式标识符。(即AH、BH、CH)

6.2.2 河道水情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应按表6.2.2的规定执行。

表6.2.2 河道水情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

6.2.3 水位应以米计,最多记至2位小数。(过去水位超过100米,其百位省略,现在照列,如101.12其编码为101.12, 过去为0112)

6.2.4 水势状态类型及其代码应按表6.2.4的规定执行。

表6.2.4 水势状态类型及其代码

6.2.5 水流特征分类码及其代码应按表6.2.5的规定执行。

表6.2.5 水流特征分类码及其代码

6.2.6 流量应以立方米每秒计,最多记至3位小数。(即3位有效数字,但小数不超过3位。例1234为1230 ;123.4为123;12.34为12.3;1.234为1.23;0.1234为0.12;0.01234为0.012;0.001234为0.001)

6.2.7 流量测法分类及其代码应按表6.2.7的规定执行。若流量为查线所得(即代码为1),则流量测法可缺省。

表6.2.7 流量测法分类及其代码

6.2.8 测流断面面积应以平方米计,最多记至2位小数。(我省无此项任务)

6.2.9 断面面积测法分类及其代码应按表6.2.9的规定执行。(我省无此项任务)

表6.2.9 断面面积测法分类及其代码

6.2.10 流速应以米每秒计,最多记至2位小数。(我省无此项任务)

6.2.11 流速测法分类及其代码应按表6.2.11的规定执行。(我省无此项任务)

表6.2.11 流速测法分类及其代码表

6.2.12 旬(或月)水位、流量极值发生时间的编码方法同观测时间码。极值发生时间应列于相应水文极值之前,由极值时间引导符“TM”引导。当单独编报极值信息时,应以编发极值信息的时间作为观测时间码。(我省无此项任务)

6.2.13 风力风向和波浪高度的编码方法应按本标准第10章“潮汐水情编码”的相关规定执行。河道径流量的编码方法应按本标准第11章“沙情编码”的相关规定执行。(无)

6.3 编码格式

6.3.1 在河道水情编码中,应按水位、流量、断面与流速、风力风向、波浪高度的顺序编列。(我省无断面与流速、风力风向、波浪高度任务)

6.3.2 水位编码应按水位、水势的顺序编列。当水位为特征值时,不编列水势信息。(无)

6.3.3 流量编码应按流量、流量测法、水流特征的顺序编列。当流量为特征值时,不编列流量测法和水流特征信息。(若流量为查线所得,则流量测法可缺省)

6.3.4 断面信息应按断面面积、断面测法的顺序编列。(我省无此项任务)

6.3.5 流速信息应按断面平均流速、断面最大流速、流速测法的顺序编列。(我省无)

6.3.6 A格式河道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6.3.6。

6.3.7 B格式河道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6.3.7。

6.3.8 C格式河道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6.3.8。

6.3.9 旬、月水文特征值信息应按先均值后极值、先旬后月、先水位后流量、先高(大)后低(小)的顺序编列。旬、月水文特征值信息编码宜采用A格式或B格式。当编报内容仅为旬(或月)均值系列时,也可采用C格式编报。A格式与B格式的旬、月水文特征值信息的编列格式分别见图6.3.9-1和6.3.9-2。(我省只有旬月平均流量,无平均水位和极值任务)

6.4 编码示例

6.4.1 编报8时河道水情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55202,6月17日8时水位134.72m,水势涨,查线流量为1350m3/s,则可用A格式编码:(QS┗┛1可省略)

H┗┛55202┗┛06170800┗┛Z┗┛134.72┗┛ZS┗┛5┗┛Q┗┛1350┗┛QS┗┛1┗┛NN

6.4.2 按二段一次报水位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36912,7月18日20时水位为27.88m,水势平,查线流量为37.5m3/s。19日8时水位为27.16m,水势落,浮标测流为33.5m3/s。8时编报时需同时列报18日20时水位,按时间顺序采用A格式编码:(TT为时间引导标识符)

H┗┛36912┗┛07182000┗┛Z┗┛27.88┗┛ZS┗┛6┗┛Q┗┛37.5┗┛QS┗┛1┗┛TT┗┛07190800┗┛Z┗┛27.16┗┛ZS┗┛4┗┛Q┗┛33.5┗┛QS┗┛2┗┛NN

6.4.3 编报洪峰水位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55013,8月28日16时24分水位为366.91m,水势平,初步判断为洪峰水位,查线流量为3760m3/s,应立即编报,A格式编码为:(HS为水流特征分类码)

H┗┛55013┗┛08281624┗┛Z┗┛366.91┗┛ZS┗┛6┗┛Q┗┛3760┗┛QS┗┛1┗┛HS┗┛6┗┛NN

该站于19时18分水位又涨至367.95m,水势持平,应再编报一次洪峰,A格式编码为:

H┗┛55013┗┛08281918┗┛Z┗┛367.95┗┛ZS┗┛6┗┛HS┗┛6┗┛NN

6.4.4 按规定标准编报水位流量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37800,主管机关规定,当水位在23.00m以下时,按一级拍报水位和相应流量,附报实测流量;水位在23.00m以上时,实测流量随测算、随编报。7月1日8时水位为22.30m,水势涨,在关系曲线上查得相应流量为3.34m3/s,可用A格式编码:

H┗┛37800┗┛07010800┗┛Z┗┛22.30┗┛ZS┗┛5┗┛Q┗┛3.34┗┛QS┗┛1┗┛NN

该站于14日19时48分,用流速仪实测流量为6.69m3/s,相应水位22.70m,水势落。按规定该次实测流量可附在下一次编码中列报,15日8时水位为22.64m,相应流量6.26m3/s,水势落,则编码为:

H┗┛37800┗┛07141948┗┛Z┗┛22.70┗┛ZS┗┛4┗┛Q┗┛6.69┗┛QS┗┛3┗┛TT┗┛07150800┗┛Z┗┛22.64┗┛ZS┗┛4┗┛Q┗┛6.26┗┛QS┗┛1┗┛NN

该站于7月16日22时15分,用流速仪实测流量为60.8m3/s,相应水位25.03m,水势涨,水位已在规定标准23.00m以上,按规定该次实测流量应随测算、随编报,则编码为:

H┗┛37800┗┛07162215┗┛Z┗┛25.03┗┛ZS┗┛5┗┛Q┗┛60.8┗┛QS┗┛3┗┛NN

6.4.5 编报河水干涸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37465,10月28日6时河水干涸,按主管机关规定应立即编报(以后在河水干涸期间,不再逐日编报),则编码为:

H┗┛37465┗┛10280600┗┛HS┗┛0┗┛NN

6.4.6 编报逆流的示例如下:(一般我省无此情况)

某河道站55201,6月4日8时水位为33.62m,水势涨,但流向逆流,估计流量为16.0m3/s,则编码为:

H┗┛55201┗┛06040800┗┛Z┗┛33.62┗┛ZS┗┛5┗┛Q┗┛16.0┗┛QS┗┛4┗┛HS┗┛4┗┛NN

6.4.7 编报实测断面流量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37465,6月14日13时41分,用流速仪实测流量为零,当时水位为111.34m,水势落,经了解本站上游5km处筑坝引水灌溉,形成断流(筑坝报文已另发)。该次流量按规定附在次日水情内列报,15日8时水位为111.34m,水势平,相应流量亦为零。则编码为:

H┗┛37465┗┛06141341┗┛Z┗┛111.34┗┛ZS┗┛4┗┛Q┗┛0┗┛QS┗┛3┗┛HS┗┛2┗┛TT┗┛07150800┗┛Z┗┛111.34┗┛ZS┗┛6┗┛Q┗┛0┗┛NN

6.4.8 编报的水情数字欠准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36029,8月31日16时30分水位552.06m,水势涨,用流速仪实测流量为6180m3/s,当时流速大,忽略了测点流速的偏角改正,计算完毕后,认为精度有问题,则在9月1日报出的编码为:(认为精度有问题的数据加括号,其他正常编报)

H┗┛36029┗┛08311630┗┛Z┗┛552.06┗┛ZS┗┛5┗┛Q┗┛(6180)┗┛QS┗┛3┗┛NN

该站9月17日2时15分,基本水尺在水势起涨时被冲毁,当时估计水位为552.40m,水势仍涨,则编码为:

H┗┛36029┗┛09170215┗┛Z┗┛(552.40)┗┛ZS┗┛5┗┛NN

6.4.9 编报水位流量、实测流量、旬月平均流量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37030,7月31日12时35分用流速仪实测的流量为568m3/s,相应水位541.52m,水势续涨。7月下旬平均流量为584m3/s,7月份月平均流量为520m3/s,8月1日8时水位542.06m,水势平,相应流量870m3/s,则编码为:

H┗┛37030┗┛08010800┗┛Z┗┛542.06┗┛ZS┗┛6┗┛Q┗┛870┗┛QS┗┛1┗┛QX ┗┛584┗┛QM┗┛520

┗┛TT┗┛07311235┗┛Z┗┛541.52┗┛ZS┗┛5┗┛Q┗┛568┗┛QS┗┛3┗┛NN

6.4.10 修正河道站水情错报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24028,发出的编码为:

H┗┛24028┗┛07210800┗┛Z┗┛28.42┗┛ZS┗┛4┗┛Q┗┛370┗┛QS┗┛1┗┛TT┗┛07201336┗┛Z┗┛28.52┗┛ZS┗┛5┗┛Q┗┛598┗┛QS┗┛2┗┛NN

经检查发现实测流量有误,应立即发送更正编码,这时编码为:

RH┗┛24028┗┛07201336┗┛Z┗┛28.52┗┛ZS┗┛5┗┛Q┗┛398┗┛QS┗┛2┗┛NN

6.4.11 同时报送2个站的水情信息的示例如下:

9月12日8时,某河道站码60260,水位27.68m,水势落,查线流量25000m3/s;另一水情站60270,水位23.23m,水势落,查线流量30700m3/s。

采用A格式,其编码为:(ST为站号引导符)

AH┗┛60260┗┛09120800┗┛Z┗┛27.68┗┛ZS┗┛4┗┛Q┗┛25000┗┛QS┗┛1┗┛ST┗┛60270┗┛09120800┗┛Z┗┛23.23┗┛ZS┗┛4┗┛Q┗┛30700┗┛QS┗┛1┗┛NN

采用B格式,其编码为:

BH┗┛09120800┗┛Z┗┛ZS┗┛Q┗┛QS

ST┗┛60260┗┛27.68┗┛4┗┛25000┗┛1

ST┗┛60270┗┛23.23┗┛4┗┛30700┗┛1

NN

6.4.12 编报单站均匀时段流量系列的示例如下:

8月16日,为预报调度计算,需要某河道站(60200)14日8时至16日8时每6小时流量过程,其流量分别为50000、52400、53500、54500、55700、56500、57800、58900和60000m3/s。

采用A格式编码为:

H┗┛60200┗┛08140800┗┛Q┗┛50000┗┛TT┗┛08141400┗┛Q┗┛52400┗┛TT┗┛08142000┗┛Q┗┛53500┗┛TT┗┛08150200┗┛Q┗┛54500┗┛TT┗┛08150800┗┛Q┗┛55700┗┛TT┗┛08151400┗┛Q┗┛56500┗┛TT┗┛08152000┗┛Q┗┛57800┗┛TT┗┛08160200┗┛Q┗┛58900┗┛TT┗┛08160800┗┛Q┗┛60000┗┛NN

采用C格式编码为:(DRH06为6小时时间步长码)

CH┗┛60200┗┛08140800┗┛DRH06┗┛Q┗┛50000┗┛52400┗┛53500┗┛54500┗┛55700 ┗┛56500┗┛57800┗┛58900┗┛60000┗┛NN

6.4.13 报送单站多参数均匀时段数据的示例如下:(一般我省无此情况)

某河道站03357,需要编报9月1日至10日的每日8时的水位流量值,水位依次为6.19、6.78、6.80、6.64、6.39、6.66、6.64、6.16、6.62和6.60m;流量依次为116、226、268、219、157、225、219、111、214和208m3/s。采用C格式,其编码为:

CH┗┛03357┗┛09010800┗┛DRD01┗┛Z┗┛Q┗┛6.19┗┛116┗┛6.78┗┛226┗┛6.80┗┛268 ┗┛6.64┗┛219┗┛6.39┗┛157┗┛6.66┗┛225┗┛6.64┗┛219┗┛6.16┗┛111┗┛6.62┗┛214┗┛6.60┗┛208┗┛NN

6.4.14 同时报送多个站、多种水情信息的示例如下:

某中心站2001年11月1日8时报送4个河道站41046、41140、41150、41330的2小时时段降雨量、日雨量、上月下旬雨量、上月月雨量、8时水位与流量和上月平均水位、平均流量。4个河道站的2小时时段降雨分别为10.5、11.3、缺测和20.3mm,天气状况分别为雨、阴、雨、晴;日雨量分别为50.5、17.3、缺测和29.3mm;上月下旬雨量分别为100、67、58.5(不准)和113mm;上月月雨量分别为120、84.5、77(不准)和129.3mm;8时水位分别为1512.40m,涨;382.67m,平;327.40m,峰;91.95m,落;8时流量分别为624、265、620m3/s、缺测,分别由查线、浮标和流速仪测得;10月平均水位分别为1513.52、383.05、327.66和92.15m;上月平均流量分别为849、506、722和667m3/s。

此类信息编码为河道类编码,采用A格式编码为:

H┗┛41046┗┛11010800┗┛P2┗┛10.5┗┛PD┗┛50.5┗┛WS┗┛7┗┛PX┗┛100┗┛PM┗┛120 ┗┛Z┗┛1512.40┗┛ZS┗┛5┗┛Q┗┛624┗┛QS┗┛1┗┛ZM┗┛1513.52┗┛QM┗┛849┗┛ST┗┛41140┗┛11010800┗┛P2┗┛11.3┗┛PD┗┛17.3┗┛WS┗┛8┗┛PX┗┛67┗┛PM┗┛84.5┗┛Z┗┛382.67┗┛ZS┗┛6┗┛Q┗┛265┗┛QS┗┛2┗┛ZM┗┛383.05┗┛QM┗┛506┗┛ST┗┛41150┗┛11010800┗┛WS┗┛7┗┛PX┗┛(58.5)┗┛PM┗┛(77)┗┛Z┗┛327.40┗┛ZS┗┛6┗┛Q┗┛620┗┛QS┗┛3┗┛HS┗┛6┗┛ZM┗┛327.66┗┛QM┗┛722┗┛ST┗┛41330┗┛11010800┗┛P2┗┛20.3┗┛PD┗┛29.3┗┛WS┗┛9┗┛PX┗┛113.0┗┛PM┗┛129.3┗┛Z┗┛91.95┗┛ZS┗┛4┗┛ZM┗┛92.15┗┛QM┗┛667┗┛NN

采用B格式编码为:(此例漏掉水流特征分类码HS,应为如下编码)

BH┗┛11010800┗┛P2┗┛PD┗┛WS┗┛PX┗┛PM┗┛Z┗┛ZS┗┛Q┗┛QS┗┛HS┗┛ZM┗┛QM

ST┗┛41046┗┛10.5┗┛50.5┗┛7┗┛100┗┛120┗┛1512.40┗┛5┗┛624┗┛1┗┛M┗┛1513.52┗┛849

ST┗┛41140┗┛11.3┗┛17.3┗┛8┗┛67┗┛84.5┗┛382.67┗┛6┗┛265┗┛2┗┛M┗┛383.05┗┛506

ST┗┛41150┗┛n┗┛n┗┛7┗┛(58.5)┗┛(77)┗┛327.40┗┛6┗┛620┗┛3┗┛6┗┛327.66┗┛722

ST┗┛41330┗┛20.3┗┛29.3┗┛9┗┛113┗┛129.3┗┛91.95┗┛4┗┛n┗┛n┗┛M┗┛92.15┗┛667

NN

6.4.15 修正B格式编码错误信息的示例如下:

某水情分中心于11月1日8时采用B格式编报出如下信息:

BH┗┛11010800┗┛P2┗┛PD ┗┛WS┗┛PX┗┛PM┗┛Z┗┛ZS┗┛Q┗┛QS┗┛ZM┗┛QM

ST┗┛41046┗┛10.5┗┛50.5┗┛7┗┛100┗┛120┗┛1512.40┗┛5┗┛624┗┛1┗┛513.52┗┛849

ST┗┛41140┗┛11.3┗┛17.3┗┛8┗┛67.0┗┛84.5┗┛382.67┗┛6┗┛265┗┛2┗┛383.05┗┛506

ST┗┛41150┗┛n┗┛n┗┛7┗┛(58.5)┗┛(77.0)┗┛327.40┗┛5┗┛620┗┛3┗┛327.66┗┛722

ST┗┛41330┗┛20.3┗┛29.3┗┛9┗┛113┗┛129.3┗┛91.95┗┛4┗┛n┗┛n┗┛92.15┗┛667

NN

后发现水情站41046的月平均水位1513.52m错编为513.52m,立即采用A格式对其进行修正,由于错误信息属于河道信息,所以需要编列出原编码中该站全部河道信息内容,其编码为:(修正报必须采用A格式,并且应列出原编码中与错误信息同类的全部内容)

RH┗┛41046┗┛11010800┗┛Z┗┛1512.40┗┛ZS┗┛5┗┛Q┗┛624┗┛QS┗┛1┗┛ZM┗┛1513.52┗┛QM┗┛849┗┛NN

6.4.20 修正C格式编码错误信息的示例如下:

河道站60200某日采用C格式编报的信息为:

CH┗┛60200┗┛08140800┗┛DRH06┗┛Q┗┛50000┗┛52400┗┛53500┗┛54500┗┛55700 ┗┛56500┗┛57800┗┛58900┗┛69000┗┛NN

后发现最后一组流量信息69000应为60000,立即采用A格式对该组信息进行修正,其编码为:(修正报必须采用A格式,并且应列出原编码中与错误信息同类的全部内容)

RH┗┛60200┗┛08160800┗┛Q┗┛60000┗┛NN

6.4.21 单站同时报送降雨、河道水情信息的示例如下:

某水位站51052,6月17日8时测得6小时时段降雨量为30mm,日雨量为156mm,降雨仍在继续,8时水位27.72m,水势涨。A格式编码为:

H┗┛51052┗┛06170800┗┛P6┗┛30┗┛PD┗┛156┗┛WS┗┛7┗┛Z┗┛27.72┗┛ZS┗┛5┗┛NN

6.4.22 编报删除编码的示例如下:

某水位站03999在编报时,误多编了一组流量信息:

H┗┛03999┗┛11110800┗┛Z┗┛4.35┗┛ZS┗┛4┗┛Q┗┛123┗┛NN

应立即编报删除编码,同时编报正确的编码:(删除报必须采用A格式,并且应编列原编码中的全部内容,编码型式不变)

DH┗┛03999┗┛11110800┗┛Z┗┛4.35┗┛ZS┗┛4┗┛Q┗┛123┗┛NN

H┗┛03999┗┛11110800┗┛Z┗┛4.35┗┛ZS┗┛4┗┛NN

6.4.23 修正水情站码错误的示例如下:(如果息县站8时误报为淮滨站站号时,息县站应编发删除编码并编发正确编码,同时还要打电话通知淮滨站,淮滨站也应立即再报一次8时的本站电报。)

某河道站49999误将水情站码编为49998:

CH┗┛49998┗┛08140800┗┛DRH06┗┛Q┗┛512┗┛524┗┛535┗┛545┗┛557 ┗┛565┗┛578┗┛589┗┛600┗┛NN

应采用A格式立即编报删除编码,同时编报正确的编码:

DH┗┛49998┗┛08140800┗┛Q┗┛512┗┛TT┗┛08141400┗┛Q┗┛524┗┛TT┗┛08142000┗┛Q┗┛535┗┛TT┗┛08150200┗┛Q┗┛545┗┛TT┗┛08150800┗┛Q┗┛557┗┛TT┗┛08150200┗┛Q┗┛565┗┛TT┗┛08152000┗┛Q┗┛578┗┛TT┗┛08160200┗┛Q┗┛589┗┛TT┗┛08160800┗┛Q┗┛600┗┛NN

CH┗┛49999┗┛08140800┗┛DRH06┗┛Q┗┛512┗┛524┗┛535┗┛545┗┛557 ┗┛565┗┛578┗┛589┗┛600┗┛NN

6.4.24 修正观测时间码错误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59999误将观测时间17日8时编为18日8时:

H┗┛59999┗┛06180800┗┛P6┗┛30┗┛PD┗┛156┗┛WS┗┛7┗┛Z┗┛27.72┗┛ZS┗┛5┗┛UC┗┛3┗┛UE┗┛5┗┛HW┗┛1.03┗┛FL┗┛980┗┛NN

应立即编报删除编码,同时编报正确的编码:

DH┗┛59999┗┛06180800┗┛P6┗┛30┗┛PD┗┛156┗┛WS┗┛7┗┛Z┗┛27.72┗┛ZS┗┛5┗┛UC┗┛3┗┛UE┗┛5┗┛HW┗┛1.03┗┛FL┗┛980┗┛NN

H┗┛59999┗┛06170800┗┛P6┗┛30┗┛PD┗┛156┗┛WS┗┛7┗┛Z┗┛27.72┗┛ZS┗┛5┗┛UC┗┛3┗┛UE┗┛5┗┛HW┗┛1.03┗┛FL┗┛980┗┛NN


7 水库(湖泊)水情编码7.1 一般规定

7.1.1 在水库信息编码中,可编报降水、蒸发、水库水情、冰情等4类信息。水库信息可编报的信息类基本格式见图7.1.1。(我省无蒸发、冰情任务)

7.1.2 水库水情的编码内容应包括入库流量(QI)、库上水位(ZU)、蓄水量(W)、总出库流量(QA)、库下水位、出流设备运行情况、风力风向、波浪高度等信息。(我省无库下水位、风力风向、波浪高度任务,注意总出库流量必须报)

7.1.3 采用水量平衡法编报时段平均入库流量时,应同时列报相应的时段长。

7.1.4 编报水库蓄水量及库下水位时,应同时列报相应的库上水位。

7.1.5 出流设备运行情况的编报内容应包括设备的类型(GS)、编号(GN)、开启孔数(GT)、开启高度(GH)及相应的流量(QZ)。不同类型设备的运行情况应分别编列。

7.1.6 输水设备的类型应按功能划分可为非常溢洪道、正常溢洪道、泄洪道(洞)、灌溉洞(渠)、发电洞、供水洞(渠)、排沙孔、船闸及其它共9类。当某类输水设备具有多种功能时,应以其主要功能的类别为准。当设备的类型划分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时,各地在不违背本标准的情况下,可自行增加分类,同时通报各信息接收单位。

7.1.7 输水设备的编号由水库管理部门确定,并应根据需要将编号所对应的设备名称、设计用途、闸门类型、过流能力等相关信息报送主管机关及各信息接收单位。出流设备的编号应保持不变,确实需要变动的,应报主管机关同意备案,并将新的编号及时通知各信息接收单位。

7.1.8 当某编号设备的闸门开启高度不一致时,应根据开启高度进行分组,每组连续编报相应的开启孔数及开启高度。(例:GS 1 GN 8 GT 2 GH 0.5 GT 3 GH 0.2)

7.1.9 输水设备的闸门开启情况调整变更时,应立即报送水位、蓄水量、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应的流量。当溢洪道开始溢洪和出现最大溢洪流量、溢洪终止和溢洪道闸门全关等情况时,应立即加报,溢洪过程的加报应按主管机关的有关规定执行。如果输水设备启闭频繁,且通常情况不用掌握,则由主管机关规定编报标准,未达到标准的可不编报。

7.1.10 当输水设备出现逆流时,应加报逆流标志。(我省无此情况)

7.1.11 如船闸等非正常输水设备被用来应急过流,应编报相应的编号及流量。(我省无此情况)

7.1.12 库下有出库站时,出库站的水情信息应按河道水情单独编报,不应与水库信息编列在一起。(我省无此情况)

7.1.13 水库水情特征值编码应按本标准6.1.9条的规定执行。(我省无此任务)

7.2 标识符

7.2.1 水库(湖泊)水情编码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应采用水库(湖泊)类信息编码格式标识符。(即AK、BK、CK)

7.2.2 水库(湖泊)水情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应按表7.2.2的规定执行。

表7.2.2 水库(湖泊)水情编码要素及标识符

7.2.3 库上(下)水位和出(入)库流量的编码方法应按本标准第6章“河道水情编码”的相关规定执行。

7.2.4 时段平均入库流量的计算时段长编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编码格式:HH.NN。(例2小时为DT 2;半小时为DT 0.30)

2 说明:HH:小时数,取值≥00;

NN:分钟数,取值为01~59。

3 当计算时段长为整小时数时,可只列小时数。

7.2.5 水库蓄水量应以百万立方米计,最多记至3位小数。(例4.23亿为423;0.234亿为23.4;0.0234亿为2.34;0.002342亿为0.234;)

7.2.6 水库输水设备的类别及其代码应按表7.2.6的规定执行。

表7.2.6 水库输水设备类别及其代码

7.2.7 水库输水设备闸门的开启高度应以米计,最多记至2位小数;当发生无闸门控制、闸门全关、闸门全开、闸门提出水面等特征状态时,分别用555、444、999、888表示。(与以前不同的是闸门开高最多记至2位小数,即厘米,过去最多记至1位小数,即分米;闸门全开以前为000,现在为999)

7.3 编码格式

7.3.1 在水库水情编码中,应按入库流量、库上水位、蓄水量、总出库流量、库下水位、输水设备运行情况、风力风向、波浪高度的顺序编列。(我省无库下水位、风力风向、波浪高度)

7.3.2 入库流量信息应按入库流量、时段长的顺序编列。(例:QI 560 DT 1)

7.3.3 输水设备运行情况应按类别、编号、开启孔数、开启高度、相应流量的顺序编列。(例:GS 1 GN 8 GT 2 GH 0.25)

7.3.4 水库水情特征值的编码顺序为:先均值后极值、先日后旬月、先高(大)后低(小)。7.3.5 A格式水库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7.3.5。

7.3.6 A格式入库流量旬、月特征值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7.3.6。(我省无极值任务)

7.3.7 A格式输水设备运行情况旬、月特征值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7.3.7。(我省无)

7.3.8 B格式水库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7.3.8。(我省无)

7.3.9 C格式水库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7.3.9。(我省无)

7.4 编码示例

7.4.1 编报湖泊水情的示例如下:

某湖泊站59804,7月4日8时,湖水位18.05m,水势落,蓄水量15.0亿m3。A格式编码为:

K┗┛59804┗┛07040800┗┛ZU┗┛18.05┗┛ZS┗┛4┗┛W┗┛1500┗┛NN

7.4.2 编报水库水情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56006,7月3日8时,库水位为129.99m,水势涨,相应蓄水量为0.267亿m3,由库容曲线反推的6小时平均入库流量为213m3/s,1号灌溉洞开2孔,开启高度均为1.20m;2号发电洞开2孔,开启高度均为1.30m;2号输水洞3孔全关。从泄流曲线上查得灌溉洞的泄流量为20 m3/s,发电洞的泄流量为15 m3/s,水库总出库流量为35 m3/s。A格式编码为:(注意:入库流量应放在库水位前,并且入库流量和计算时段长编码应成对出现,既QI┗┛213┗┛DT┗┛6;总出库流量QA必须编报,并放在蓄水量后)

K┗┛56006┗┛07030800┗┛QI┗┛213┗┛DT┗┛6┗┛ZU┗┛129.99┗┛ZS┗┛5┗┛W┗┛26.7┗┛QA┗┛35 ┗┛GS┗┛3┗┛GN┗┛1┗┛GT┗┛2┗┛GH┗┛1.20┗┛QZ┗┛20┗┛GS┗┛4┗┛GN┗┛2┗┛GT┗┛2┗┛GH┗┛1.30┗┛QZ┗┛15┗┛GS┗┛5┗┛GN┗┛2┗┛GT┗┛3┗┛GH┗┛444┗┛NN

7.4.3 编报洪峰水位及泄洪情况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56006,7月18日20时,库水位133.96m,水势平,已初步判定是洪峰水位,相应蓄水量为2.61亿m3,当时第一溢洪道4孔闸门全开,相应泄洪流量867 m3/s;第二溢洪道闸门2孔,开启高度2.10m,相应泄洪流量392m3/s;1号排沙洞开3孔,全开,下泄流量205.0m3/s。A格式编码为:(注意:洪峰的水流特征标识符HS 6)

K┗┛56006┗┛07182000┗┛ZU┗┛133.96┗┛ZS┗┛6┗┛HS┗┛6┗┛W┗┛261┗┛QA┗┛1464┗┛GS┗┛1┗┛GN┗┛1┗┛GT┗┛4┗┛GH┗┛999┗┛QZ┗┛867┗┛GS┗┛1┗┛GN┗┛2┗┛GT┗┛2┗┛GH┗┛2.1┗┛QZ┗┛392┗┛GS

┗┛6┗┛GN┗┛1┗┛GT┗┛3┗┛GH┗┛999┗┛QZ┗┛205┗┛NN

7.4.4 编报非正常过流设备泄洪情况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66153,7月20日18时20分,库水位为83.46m,水势涨,相应蓄水量为34.67亿m3,当时1号泄洪洞4孔全开,下泄流量505 m3/s,唯一的溢洪道4孔闸门全开,相应泄洪流量1670 m3/s,唯一的非常溢洪道泄洪,ADCP实测泄洪流量为1230 m3/s。A格式编码为:(注意:因是唯一的溢洪道和非常溢洪道,所以输水设施编号GN可以省略;非常溢洪道为无闸门控制,所以闸门开启孔数GT也省略,并且其开高为GH 555)

K┗┛66153┗┛07201820┗┛ZU┗┛83.46┗┛ZS┗┛5┗┛W┗┛3467┗┛QA┗┛3405┗┛GS┗┛2┗┛GN┗┛1

┗┛GT┗┛4┗┛GH┗┛999┗┛QZ┗┛505┗┛GS┗┛1┗┛GT┗┛4┗┛GH┗┛999┗┛QZ┗┛1670┗┛GS┗┛0┗┛GH┗┛555┗┛QZ┗┛1230┗┛QS┗┛5┗┛NN

7.4.5 编报输水设备闸门分组情况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56153,9月27日8时库水位为70.12m,水势涨,相应蓄水量为24.4亿m3,第一溢洪道无闸门控制,泄洪流量173m3/s;第二溢洪道闸门开3孔,1孔开启高度4.60m,2孔开启高度3.60m,相应泄洪流量292m3/s,水库总出库流量为465 m3/s。A格式编码为:(第二溢洪道闸门开3孔高度不同,要把开高分组,GT┗┛1┗┛GH┗┛4.60┗┛GT┗┛2┗┛GH ┗┛3.60)

K┗┛56153┗┛09270800┗┛ZU┗┛70.12┗┛ZS┗┛5┗┛W┗┛2440┗┛QA┗┛465┗┛GS┗┛1┗┛GN┗┛1┗┛GH┗┛555┗┛QZ┗┛173┗┛GS┗┛1┗┛GN┗┛2┗┛GT┗┛1┗┛GH┗┛4.60┗┛GT┗┛2┗┛GH ┗┛3.60┗┛QZ┗┛292┗┛NN

7.4.6 编报的水情数字欠准的示例如下:(水位数值加括号,对应的蓄水量也要加括号)

某水库站60153,8月20日8时,由于设备出现故障,库水位不能精确确定,估计为123.45m,水势涨,相应蓄水量为4.66亿m3。A格式编码为:

K┗┛60153┗┛08200800┗┛ZU┗┛(123.45)┗┛ZS┗┛5┗┛W┗┛(466)┗┛NN

7.4.7 更正水库入库流量错码的示例如下:(更正报应列出原编码中与错误信息同类的全部内容。分降水、水位和流量、特征值等不同部类)

更正入库流量应列报相应的时段长。

某水库站58006,7月5日8时,库水位为139.99m,水势涨,相应蓄水量为0.287亿m3,由库容曲线反推的6小时平均入库流量为231m3/s。A格式编码为:

K┗┛58006┗┛07050800┗┛QI┗┛231┗┛DT┗┛6┗┛ZU┗┛139.99┗┛ZS┗┛5┗┛W┗┛28.7┗┛NN

经检查发现入库流量计算有误,更正码为:

RK┗┛58006┗┛07050800┗┛QI┗┛189┗┛DT┗┛6┗┛ZU┗┛139.99┗┛ZS┗┛5┗┛W┗┛28.7┗┛NN

7.4.8 更正水库蓄水量错码的示例如下:(更正报应列出原编码中与错误信息同类的全部内容。分降水、水位和流量、特征值等不同部类)

更正蓄水量应列报相应的库上水位。

某水库站24028,A格式编码为:

K┗┛24028┗┛05210800┗┛ZU┗┛28.42┗┛W┗┛37.0┗┛NN

经检查发现蓄水量查线有误,更正码为:

RK┗┛24028┗┛05210800┗┛ZU┗┛28.42┗┛W┗┛49.8┗┛NN

7.4.9 更正水库输水设备错码的示例如下:

更正输水设备运行情况应列报该设备运行情况的全部内容,如果由于输水设备出库流量的更正带来总出库流量的变化,还应同时列报更正的总出库流量。

某水库站编报了下列水库泄流编码:(更正报应列出原编码中与错误信息同类的全部内容。分降水、水位和流量、特征值等不同部类,本例更正码降水部分可省略)

K┗┛56006┗┛07182000┗┛P6┗┛10.9┗┛WS┗┛8┗┛ZU┗┛133.96┗┛ZS┗┛6┗┛HS┗┛6┗┛W┗┛61.1┗┛QA┗┛959┗┛GS┗┛1┗┛GN┗┛1┗┛GT┗┛4┗┛GH┗┛999┗┛QZ┗┛567┗┛GS┗┛1┗┛GN┗┛2┗┛GT┗┛2┗┛GH┗┛4.60┗┛QZ┗┛392┗┛NN

经检查发现第2溢洪道闸门2孔,开启高度4.60m应为3.60m,则更正码为:

RK┗┛56006┗┛07182000┗┛ZU┗┛133.96┗┛ZS┗┛6┗┛HS┗┛6┗┛W┗┛61.1┗┛QA┗┛959┗┛GS┗┛1┗┛GN┗┛1┗┛GT┗┛4┗┛GH┗┛999┗┛QZ┗┛567┗┛GS┗┛1┗┛GN┗┛2┗┛GT┗┛2┗┛GH┗┛3.60┗┛QZ┗┛392┗┛NN

再检查发现第2溢洪道泄流量392 m3/s应为420 m3/s,则更正码为:

RK┗┛56006┗┛07182000┗┛ZU┗┛133.96┗┛ZS┗┛6┗┛HS┗┛6┗┛W┗┛61.1┗┛QA┗┛987┗┛GS┗┛1┗┛GN┗┛1┗┛GT┗┛4┗┛GH┗┛999┗┛QZ┗┛567┗┛GS┗┛1┗┛GN┗┛2┗┛GT┗┛2┗┛GH┗┛3.60┗┛QZ┗┛ 420┗┛NN

7.4.10 编报水库干涸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32455,10月28日6时水库干涸,按主管机关规定应立即编报(在以后水库连续干涸期间,不再逐日编报),A格式编码为:(注意水库干涸时,应蓄水量应为0,并要编报水流特征标识HS 0)

K┗┛32455┗┛10280600┗┛W┗┛0┗┛HS┗┛0┗┛NN

7.4.11 编报水库旬、月特征值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75624,10月1日需要编报以下信息:10月1日8时水位103.56m,水势涨,相应蓄水量4.23亿m3,9月下旬降雨量65mm,旬平均泄量62 m3/s; 9月份降雨量102mm,月平均下泄流量108 m3/s。

A格式编码为:

K┗┛75624┗┛10010800┗┛PX┗┛65┗┛PM┗┛102┗┛Z┗┛103.56┗┛ZS┗┛5┗┛W┗┛423┗┛QAX┗┛62.0┗┛QAM┗┛108┗┛NN

7.4.11 采用C格式编报单个水库站多参数等时段间隔水情的示例如下:

某水库站47000,9月18日20时至19日14时的6小时时段库水位过程为143.35、143.36、143.40和143.46m;蓄水量过程为20.30、20.31、20.35和20.40亿m3。C格式编码为:

CK┗┛47000┗┛09182000┗┛DRH06┗┛ZU┗┛W┗┛143.35┗┛2030┗┛143.36┗┛2031┗┛143.40┗┛2035┗┛143.46┗┛2040┗┛NN

上例也可以采用“TT”时间引导符编列单站不同时间的水情。A格式编码为:

K┗┛47000┗┛09182000┗┛ZU┗┛143.35┗┛W┗┛2030┗┛TT┗┛09190200┗┛ZU┗┛143.36┗┛W ┗┛2031┗┛TT┗┛09190800┗┛ZU┗┛143.40┗┛W┗┛2035┗┛TT┗┛09191400┗┛ZU┗┛143.46┗┛W┗┛2040┗┛NN

由此可见,在这种情况下,采用C格式编码较为简便。


8 闸坝水情编码8.1 一般规定

8.1.1 在闸坝水情信息编码中,可编报降水、蒸发、闸坝水情、沙情、冰情等5类信息。闸坝水情可编报的信息类基本格式见图8.1.1。(我省无蒸发、沙情、冰情任务)

8.1.2 闸坝水情的编码内容应包括闸上(下)水位、闸门启闭情况、引(排)水量、引(排)潮次、风力风向、波浪高度等信息。(我市龙山为闸坝站,无闸下水位、引(排)水量、引(排)潮次、风力风向、波浪高度信息)

8.1.3 编报闸坝水情时,应列报闸上水位、闸门启闭情况、过闸流量等信息。

8.1.4 闸坝水情站除闸下水位信息外,其他水情信息应编列在闸上测站信息编码中。(无闸下水位)

8.1.5 闸坝水情站闸下水位的编码应符合下列规定:(无闸下水位)

1 闸下水情站没有水情站码时,闸下水位信息应随闸上信息一起编码;

2 闸下水情站有水情站码时,闸下水位信息可按河道水情编码标准单独编码列报,也可随闸上信息一起编码列报,且应编列在闸上信息之后。

8.1.6 闸门启闭情况应包括闸门编号、开启孔数、开启高度和过闸(组)流量等。(当只有一个泄水断面时,闸门编号GN省略,例龙山只有9孔拦河闸,没有其他泄水断面,所以闸门编号GN可省略)

8.1.7 闸门开启高度不一致时,闸门启闭情况应按开启高度进行分组编列。(例龙山9孔拦河闸,4孔开高1.0m,5孔开高1.5m,则应按开启高度进行分组编列,即:GT 4 GH 1.0 GT 5 GH 1.5)

8.1.8 如闸门结构为上下两层或蝴蝶阀等其他特殊型式,其闸门启闭情况的编码方法,应在与本标准编码不相混淆的原则下,各主管机关另行补充规定,并通知各有关信息接收单位。(我市无此情况)

8.1.9 凡是指定编报实测流量的闸坝水情站,每次编报时,应同时列报其相应时间的闸上水位、闸门启闭情况等信息。(我市闸坝站无实测流量任务)

8.1.10 当闸门开启情况变更时,应随时编报。

8.2 标识符

8.2.1 闸坝水情编码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应采用闸坝类信息编码格式标识符。(即AZ、BZ、CZ)

8.2.2 闸坝水情信息各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除应符合本标准表6.2.2中的规定外,还应按本标准表8.2.2中的规定执行。

表8.2.2 闸坝水情信息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

8.2.3 水位、流速、流量的编码方法应按本标准第6章“河道水情编码”的相关规定执行;风力风向和波浪高度的编码方法应按本标准第10章“潮汐水情编码” 的相关规定执行。(我市闸坝站无流速、风力风向、波浪高度任务)

8.2.4 分组编报闸门启闭情况时,同一闸门组信息应编列在一起。(龙山只有一组闸门)

8.2.5 同时编报闸下水位与闸上信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我市无闸下水位任务)

1 闸下有站码时,闸下水情站码应以标识符ST引导;

2 闸下无站码时,闸下水位应列于闸上水位信息之后,闸门启闭情况之前。

8.2.6 闸门开启孔数和开启高度均以实际孔数和实际高度进行编码。闸门开启高度应以米计,最多记至两位小数。当发生闸门全关、闸门全开、闸门提出水面等特征状态时,分别用444、999、888表示。

8.2.7 引(排)潮次应以实际的引(排)水次数编码。(我市无)

8.2.8 引(排)水历时的编码应符合下列规定:(我市无)

1 编码格式:HH.NN。

2 说明:

HH:小时数,取值≥0;

NN:分钟数,取值为01~59。

3 当引(排)水历时为整小时数时,可只列小时数。

8.2.9 引(排)水量单位应以百万立方米计,最多记至3位小数。(我市无)

8.3 编码格式

8.3.1 在闸坝水情编码中,应按闸上水位、闸门启闭情况、流量的顺序编列。

8.3.2 水位、流量等信息的编列顺序,应按本标准6.3的规定执行。

8.3.3 闸门启闭情况应按闸门(组)编号、开启孔数、开启高度、过闸流量的顺序编列。

8.3.4 A格式闸坝水情编码基本格式分别见图8.3.4-1。

8.3.5 B格式闸坝水情编码基本格式见图8.3.5。(我市不用BB格式)

8.4 编码示例

8.4.1 编报8时水位,闸门全关的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闸上站码36913,指定测报闸上水位和闸门启闭情况。6月13日8时闸上水位23.66m,水势平,闸门全关。其编码为:

AZ┗┛36913┗┛06130800┗┛ZU┗┛23.66┗┛ZS┗┛6┗┛GH┗┛444┗┛NN

8.4.2 编报不同闸门开启高度的示例如下:

上例站6月5日20时,2孔开启高度1.5m,另1孔开启高度0.7m,当时闸上水位23.05m,水势落,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查出的相应过闸流量为135m3 /s。其编码为:

AZ┗┛36913┗┛06052000┗┛ZU┗┛23.05┗┛ZS┗┛4┗┛GT┗┛2┗┛GH┗┛1.5┗┛GT┗┛1┗┛GH┗┛0.7┗┛QA┗┛135┗┛QS┗┛1┗┛NN

8.4.3 加报洪峰流量的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闸上站码36913, 8月21日19时闸上水位25.53m,闸上水势平,判断达到洪峰水位,该时4孔闸门开启高度均为4.8m,相应过闸流量为413m3 /s,由量水建筑物测得。其编码为:

AZ┗┛36913┗┛08211900┗┛ZU┗┛25.53┗┛ZS┗┛6┗┛HS┗┛6┗┛GT┗┛4┗┛GH┗┛4.8┗┛QA

┗┛413┗┛QS┗┛3┗┛NN

8.4.4 包含时段降雨量信息的闸坝水情信息(1)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闸上站69576, 7月5日8时,天气雨,6小时时段降水量为25mm,日降水量为47mm,闸上水位7.87m,水势涨,开2孔闸门,高度均为1m,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查得过闸流量56.4m3 /s,其编码为:

AZ┗┛69576┗┛07050800┗┛P6┗┛25┗┛PD┗┛47┗┛WS┗┛7┗┛ZU┗┛7.87┗┛ZS┗┛5┗┛GT┗┛2┗┛GH┗┛1.0┗┛QA┗┛56.4┗┛QS┗┛1┗┛NN

8.4.5 包含时段降雨量信息的闸坝水情信息(2)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69576,降水量起报标准为10mm,6月4日20时,时段降水量为5mm,天气雨,未到起报标准;5日2时,时段降水量为7mm,天气阴,未到起报标准;5日8时,时段降水量为14mm,日降水量为87mm,天气雨;闸上水位7.87m,水势平,开2孔闸门,高度均为1.5m,过闸流量56.4m3/s。其编码为:

AZ┗┛69576┗┛06042000┗┛P6┗┛5┗┛WS┗┛7┗┛TT┗┛06050200┗┛P6┗┛7┗┛WS┗┛8┗┛TT┗┛06050800┗┛P6┗┛14┗┛PD┗┛87┗┛WS┗┛7┗┛ZU┗┛7.87┗┛ZS┗┛6┗┛GT┗┛2┗┛GH┗┛1.5┗┛QA┗┛56.4┗┛QS┗┛1┗┛NN

8.4.6 无闸下测站编码,编报多组闸门的闸坝水情信息(1)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69576, 6月5日8时,闸上水位7.98m,水势涨。开3孔闸门,其中2孔开启高度为1m,过闸流量为56.4m3/s;1孔开启高度为1.5m,过闸流量为50m3/s,查关系线得过闸总流量为106m3/s。其编码为:

Z┗┛69576┗┛06050800┗┛ZU┗┛7.98┗┛ZS┗┛5┗┛GT┗┛2┗┛GH┗┛1.0┗┛QZ┗┛56.4┗┛GT┗┛1┗┛GH┗┛1.5┗┛QZ┗┛50┗┛QA┗┛106┗┛QS┗┛1┗┛NN

8.4.7 更正错误报文(1)的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69550,6月8日8时编码中,闸上水位编码为 ZU 9.85 ,检查后发现应为8.85m,需更正。更正编码为:

RZ┗┛69550┗┛06080800┗┛ZU┗┛8.85┗┛NN

8.4.8 更正错误报文(3)的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编报了下列信息:

Z┗┛86725┗┛07080800┗┛PD┗┛42.1┗┛WS┗┛9┗┛ZU┗┛20.53┗┛ZS┗┛6┗┛GT┗┛3┗┛GH┗┛1.2┗┛QA┗┛97.8┗┛QS┗┛1┗┛TT┗┛07072315┗┛ZU┗┛20.55┗┛ZS┗┛4┗┛GT┗┛3┗┛GH┗┛1.3┗┛QA┗┛107┗┛QS┗┛3┗┛NN

检查后发现7日23时15分的流速仪实测流量107 m3/s应该为157m3/s,需立即编报修正,但应编列出7日23时15分的全部信息内容,更正编码如下:

RZ┗┛86725┗┛07072315┗┛ZU┗┛20.55┗┛ZS┗┛4┗┛GT┗┛3┗┛GH┗┛1.3┗┛QA┗┛157┗┛QS┗┛3┗┛NN

8.4.9 更正错误报文(4)的示例如下:

某闸坝站编码为:

Z┗┛69576┗┛06050800┗┛PD┗┛72.9┗┛WS┗┛8┗┛ZU┗┛7.98┗┛ZS┗┛5┗┛GN┗┛1┗┛GT┗┛2┗┛GH┗┛1.0┗┛QZ┗┛56.4┗┛GN┗┛2┗┛GT┗┛1┗┛GH┗┛1.5┗┛GN┗┛3┗┛GT┗┛1┗┛GH┗┛2┗┛QZ┗┛40┗┛QA ┗┛106┗┛QS┗┛1┗┛NN

检查后发现3号闸门组的过闸流量40 m3/s应为10 m3/s,更正时应编列6月5日8时的全部闸坝信息。更正编码为:

RZ┗┛69576┗┛06050800┗┛ZU┗┛7.98┗┛ZS┗┛5┗┛GN┗┛1┗┛GT┗┛2┗┛GH┗┛1.0┗┛QZ┗┛56.4┗┛GN┗┛2┗┛GT┗┛1┗┛GH┗┛1.5┗┛GN┗┛3┗┛GT┗┛1┗┛GH┗┛2┗┛QZ┗┛10┗┛QA┗┛106┗┛QS┗┛1┗┛NN

13 土壤墒情编码13.1 一般规定

13.1.1 在土壤墒情信息编码中,可编报降水、蒸发和土壤墒情等3类信息。土壤墒情可编报的信息类基本格式见图13.1.1。

13.1.2 土壤墒情的编码内容应包括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作物情况、土壤类别和灌溉情况等信息。

13.1.3 墒情站分为重点站、基本站和临时站三类。各类墒情站在测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 重点站:取七点土样测墒,取样深度分别为地面以下10、20、30、40、50、60和100cm。除定期观测外,还应根据降雨和失墒情况增加观测次数。

2 基本站:取三点土样测墒,取样深度分别为地面以下10、20和40cm。一般只进行定期观测。(我市均为基本站)

3 临时站:测墒取样同基本站。编报项目和编报时间由主管机关确定。

13.1.4 重点站和基本站每次应测报两种作物耕地的墒情信息,其中一种作物在规定的地块内连续观测,另一种作物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只有一种作物生长时,另一种可在白地上进行观测。(我市无)

13.1.5 土壤墒情的观测地点应在距林缘、建筑物、道路、河流、水库、湖泊、大型渠道等较远的大区域耕地中,选择能够代表大面积农作物状况和同一土壤性质的地段,并要求尽可能固定在同一区域。

13.1.6 土壤墒情的观测分为定期测报和不定期测报两种。定期测报应在每旬旬初(即1日、11日和21日)8时进行。在特别干旱的情况下,定期观测也可以定为每候候初(即1日、6日、11日、16日、21日和26日)8时测报一次。在汛期地面有积水和北方严寒季节冻土深度超过10cm时可停止观测。(我市均为定期测报)

13.1.7 土壤含水率是指土壤的重量含水率,用百分比表示。某深度的土壤含水率可取同一深度两个(或三个)土样的含水率的平均值。

13.1.8 作物情况可分为作物种类、作物生长期、作物受害原因、作物受害级别和土壤类别等。

13.1.9 作物种类是指土壤含水率观测地点的作物种类,分为白地、小麦、水稻、春播杂粮、夏播杂粮、薯类、棉花、油菜和甘蔗九类。春播杂粮是指玉米、高梁、谷子等,夏播杂粮是指豆类、晚玉米等。

13.1.10 作物生长期是指作物生长所处阶段,分为白地、播种期、幼苗期、成长期、开花结果期和黄熟期。

13.1.11 作物受害原因可分为生长正常(未受灾)、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霜冻和其它七种。

13.1.12 作物受害级别是指作物受害的严重程度,即土壤墒情观测点附近主要农作物的受害程度,分为未受灾、轻度受灾、中度受灾、严重受灾、绝收五种。轻度受灾是指25%以下作物受灾;中度受灾是指25%~50%作物受灾;严重受灾是指50%~75%作物受灾;绝收是指75%以上作物受灾。

13.1.13 土壤类别是指土壤墒情观测点土样的类型,分为沙土、壤土和粘土三类。

13.1.14 垂线平均土壤含水率是指地面至某一深度的平均土壤含水率。(我市无)

13.1.15 干土层厚度是指观测地点地表层的土壤含水率达到凋萎含水率的土层厚度。(我市无)

13.1.16 灌溉间隔天数是指观测日期距最近一次灌溉日期的天数。

13.1.17 降水间隔天数是指观测日期距最近一次降水日期的天数。降水日期指降水量大于3毫米(有效降水)的日期。

13.1.18 第二块耕地引导符MER为两块耕地墒情信息编码的间隔符。(我市无)

13.1.19 土壤含水率测法是指土壤含水率的观测方法,分为称重法、放射法、时域反射仪法、传感器法和其它方法等5种。(我市采用称重法)

13.1.20 墒情站如有地下水埋深信息,可编列在第二块耕地墒情信息之后。(我市无)

13.1.21 当需要编报的项目和内容超出本标准规定时,在不违背本标准规定的前提下,各地可制定补充规定,并通知有关信息接受单位。

13.2 标识符

13.2.1 土壤墒情编码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应采用土壤墒情类编码格式标识符。(即AM、BM、CM)

13.2.2 土壤墒情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应按表13.2.2的规定执行。

表13.2.2 土壤墒情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

13.2.3 土壤含水率保留1位小数,省略百分号。

13.2.4 作物种类、作物生长期、作物受害原因、作物受害级别、土壤类别分类及其代码应按表13.2.4的规定执行。

表13.2.4 作物各要素分类及其代码

13.2.5 干土层厚度以厘米计,记至整数。(我市无)

13.2.6 灌溉间隔天数的代码,用1代表前一天有灌溉,2代表前两天有灌溉,……余依此类推。

13.2.7 降水间隔天数的代码,用1代表前一天有降水,2代表前两天有降水,……余依此类推。

13.2.8 土壤含水率测法及其代码应按表13.2.8的规定执行。

表13.2.8 土壤含水率测法及其代码

13.3 编码格式

13.3.1 在土壤墒情编码中,应按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测法、作物种类、生长期及受害情况、土壤类别及其他信息的顺序编列。(我省无干土层厚度任务)

13.3.2 土壤墒情宜采用A格式编报,其基本格式见图13.3.2。

13.3.3 两种不同作物耕地上的墒情信息应分别关联编码,不应交叉编列。

13.3.4 各种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应由浅到深关联编码。

13.4 编码示例

13.4.1 编报土壤墒情(1)的示例如下:

某基本墒情站站号57513,6月1日8时,在固定地块的冬小麦地里,用称重法测得地表以下10cm处土壤含水率为8.1%,20cm处为10.2%,40cm处为14.4%。根据调查,冬小麦普遍处在扬花期,旱象很严重。土壤含水率观测的地块是壤土,已有10天没有灌溉,测墒之前5天有一次降水超过10毫米。编码为:

M┗┛57513┗┛06010800┗┛M10┗┛8.1┗┛M20┗┛10.2┗┛M40┗┛14.4┗┛MM┗┛1┗┛MK ┗┛1┗┛MG┗┛4┗┛MS┗┛1┗┛MR┗┛3┗┛MC┗┛2┗┛MD┗┛10┗┛MP┗┛5┗┛NN

(MM为土壤含水率测法,MK为作物种类,MG为作物生长期,MS为作物受灾原因,MR为作物受灾级别,MC为土壤类别,MD为灌溉间隔天数,MP为降水间隔天数)

13.4.2 编报土壤墒情(2)的示例如下:

某基本站站号33143,10月11日8时,用称重法测得地表以下10cm处土壤含水率为16.0%,20cm处19.1%,40cm处为23.4%。观测地块为冬小麦,出苗期,据当地村民经验,生长良好。观测地块都是粘土,无灌溉,前10天有一次降水15mm。则编码为:

M┗┛33143┗┛10110800┗┛M10┗┛16.0┗┛M20┗┛19.1┗┛M40┗┛23.4┗┛MM┗┛1┗┛MK┗┛1┗┛MG┗┛2┗┛MS┗┛0┗┛MR┗┛0┗┛MC┗┛3┗┛MP┗┛10┗┛NN


15 特殊水情编码15.1 一般规定

(当发生特殊水情时,水情站应首先打电话告知水情科,然后立即编发特殊水情电报)

15.1.1 特殊水情的编码内容应包括暴雨山洪、泥石流、堤防决口、扒口、堵口、筑坝、扒坝、溃坝、灾害性河流漫滩、浆河现象、揭河底现象和异重流等信息。

15.1.2 凡水情站附近发生特殊水情时,应按照规定及时编报。

15.1.3 凡水情站附近发生特殊水情时,应立即观测本站水情并根据情况随时编报。

15.1.4 特殊水情发生的地点应由相对于水情站的方位和位置表示,可用下列两种方法之一表示:

1 方位表示法:用东西南北表示特殊水情发生的方向,距离为发生地点与水情站的直线距离,当距离不能精确测算时,可估算;

2 位置表示法:用上下游左右岸表示特殊水情发生的位置,距离为发生地点与水情站之间的河道长,当距离不能精确测算时,可估算。

15.1.5 堤防决口、扒口、扒坝等处的过水宽度以过水处的平均宽度表示;堤防堵口、筑坝等处的水深以蓄水处的平均深度表示;堤防决口、扒口、堵口、筑坝等的高度以垂直高度表示。

15.1.6 当编报水库溃坝信息时,应同时编报该水库的类型。(由蓄水量大小分为小(二)型、小(一)型、中型、大(二)型、大(一)型)

15.1.7 特殊水情应单独编报,不得与其他水情混合编报。当在本站附近有几个地方发生特殊水情时,各特殊水情可以编列在同一份编码中。

15.1.8 当特殊水情复杂,不能按本标准规定编报时,可用其他方式报送。(打电话告知水情科)

15.2 标识符

15.2.1 特殊水情编码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应采用特殊水情类信息编码格式标识符。(即Y)

15.2.2 特殊水情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应按表15.2.2的规定执行。

表15.2.2 特殊水情的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

15.2.3 特殊水情的类型及其代码应按表15.2.3的规定执行。

表15.2.3 特殊水情的类型及其代码

15.2.4 当特殊水情的发生位置采用方位表示法时,特殊水情发生的方位及其代码应按15.2.4-1的规定执行。(一般山洪、泥石流和水库溃坝采用方位表示法)

表15.2.4-1 特殊水情发生的方位及其代码

当特殊水情的发生位置采用位置表示法时,特殊水情发生的位置分类及其代码应按表15.2.4-2的规定执行。(一般河道决口、堤防漫溢和堤防堵口采用位置表示法)

表15.2.4-2 特殊水情发生的位置分类及其代码

15.2.5 特殊水情的发生地点距本站的距离应以千米计,最多记至1位小数。宽度以米计,最多记至1位小数。水深和高度均以米计,最多记至2位小数。

15.2.6 流量及其测法的编码方法应按本标准第6章“河道水情编码”的有关规定执行。

15.2.7 水库分类及其代码应按表15.2.7的规定执行。

表15.2.7 水库分类及其代码表

15.2.8 当在同一份编码中编列几处特殊水情时,各特殊水情的发生时间不论相同与否,均应分别列报,不应省略。发生时间前由标识符“TT”引导。

15.3 编码格式

15.3. 1 在特殊水清编码中,应按特殊水情类型、发生位置和其他信息的顺序编列。

15.3. 2 特殊水情宜采用A格式编码。A格式特殊水情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15.3.2。

15.4 编码示例

15.4.1 同时编报二处山洪、泥石流的示例如下:

某站68205,4月18日16时20分,西南方向12.6km处发生暴雨山洪;4月18日17时,东北方向15.5km处发生泥石流。分别编码为:(Y为特殊水情编码格式标识,YC为特殊水情类型,YDR为特殊水情方位或位置分类标识符,YL为特殊水情发生地点距本站距离标识符,TT为时间引导符)

Y┗┛68205┗┛04181620┗┛YC┗┛11┗┛YDR┗┛11┗┛YL┗┛12.6┗┛NN

Y┗┛68205┗┛04181700┗┛YC┗┛12┗┛YDR┗┛3┗┛YL┗┛15.5┗┛NN

一并编码为:

Y┗┛68205┗┛04181620┗┛YC┗┛11┗┛YDR┗┛11┗┛YL┗┛12.6┗┛TT┗┛04181700┗┛

YC┗┛12┗┛YDR┗┛3┗┛YL┗┛15.5┗┛NN

15.4.2 编报堤防决口的示例如下:

某站68408,8月18日15时30分,距本站5.5km的上游左岸干堤发生决口,其决口宽度10.00m,决口处平均水深3.50m,用水力学公式估算决口流量120m3/s。编码为:(YW为决口、扒口、堵口等处宽度的标识符,YH为决口、扒口、堵口等处水深的标识符)

Y┗┛68408┗┛08181530┗┛YC┗┛21┗┛YDR┗┛21┗┛YL┗┛5.5┗┛YW┗┛10.0┗┛YH┗┛3.50┗┛Q┗┛120┗┛QS┗┛4┗┛NN

15.4.3 编报河道筑坝的示例如下:

某站67302,9月4日16时,本站上游9km处河道筑坝,坝高3.4m,宽度120m。编码为:

Y┗┛67302┗┛09041600┗┛YC┗┛31┗┛YDR┗┛20┗┛YL┗┛9.0┗┛YHD┗┛3.40┗┛YW┗┛120.0┗┛NN

15.4.4 编报垸堤堵口的示例如下:

某站68408,10月28日10时,距本站6km的下游右岸垸堤堵口,堵口深度3.0m,宽度18.0m,尚未合龙,估算堵口处流量50.5m3/s。编码为:

Y┗┛68408┗┛10281000┗┛YC┗┛24┗┛YDR┗┛35┗┛YL┗┛6.0┗┛YHD┗┛3.00┗┛YW┗┛18.0┗┛Q┗┛50.5┗┛QS┗┛4┗┛NN

15.4.5 编报堤防决口和扒口的示例如下:

某站68010,7月25日13时30分,距本站5km的处上游右岸干堤决口,决口宽度12m,决口水深3.8m,用水力学估算流量为350m3/s;7月25日14时45分,距本站3.5km处的下游左岸支堤扒口,扒口深度5.0m,宽度18.0m,扒口流量无法测得。编码为:

Y┗┛68010┗┛07251330┗┛YC┗┛21┗┛YDR┗┛24┗┛YL┗┛5.0┗┛YW┗┛12.0┗┛YH┗┛3.80┗┛Q┗┛350.0┗┛QS┗┛4┗┛TT┗┛07251445┗┛YC┗┛22┗┛YDR┗┛32┗┛YL┗┛3.5┗┛YHD┗┛5.00┗┛YW┗┛18.0┗┛NN

15.4.6 编报堤防漫溢的示例如下:

某站56789,7月27日10时,距本站5km的下游右岸垸堤漫溢,漫溢处深度0.15m,宽度4.0m。编码为:

Y┗┛56789┗┛07271000┗┛YC┗┛23┗┛YDR┗┛35┗┛YL┗┛5.0┗┛YHD┗┛0.15┗┛YW┗┛4.0┗┛NN

15.4.7 编报小(二)型和中型水库溃坝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15005,了解到东南方向30km处的一小(二)型水库于8月5日22时溃坝(水库无站码),估算溃坝流量7500m3/s。编码为:

Y┗┛15005┗┛08052200┗┛YC┗┛33┗┛YDR┗┛7┗┛YL┗┛30┗┛Q┗┛7500┗┛QS┗┛4┗┛YK┗┛1┗┛NN

某中型水库站15000,于8月5日22时溃坝,估算溃坝流量7500m3/s。编码为:

Y┗┛15000┗┛08052200┗┛YC┗┛33┗┛Q┗┛7500┗┛QS┗┛4┗┛YK┗┛3┗┛NN


16 水文预报编码16.1 一般规定

16.1.1 水文预报的编码内容应包括被预报站码、预报内容、预报类别、预报依据、预报发布单位、预报发布时间等信息。

16.1.2 根据被预报的水情信息种类,将水文预报编码分为降水、河道水情、水库(湖泊)水情、闸坝水情、潮汐水情、沙情、冰情、土壤墒情和地下水情预报等九类。

16.1.3 在各类水文预报编码中,均应按被预报站码或地区编号、预报水情的发生时间、预报的水文要素、预报站码、预报依据、预报发布单位、预报发布时间的顺序编列。其中预报的水文要素所包括的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降水预报包括降水量、降水历时、降水趋势;

2 河道水情预报包括径流总量、洪峰水位(流量)、相应流量(水位)、预报类别;

3 水库水情预报包括最高库水位、入库流量、入库水量、预报类别;

4 闸坝水情预报包括闸上最高水位、可能过闸流量、预报类别;

5 潮汐水情预报包括最高潮位、风暴潮增水;

6 沙情预报包括含沙量、径流总量、输沙总量;

7 冰情预报包括最高(大)水位(流量)、相应流量(水位)、冰厚、流冰量、冰情现象、冰情发生位置及距离;

8 土壤墒情预报包括平均土壤含水率,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

9 地下水情预报包括地下水埋深。

16.1.4 预报类别应按下列规定分类:

1 一类预报,根据上游已出现的水位或流量来预报下游水情;

2 二类预报,根据实际降雨或实际降雨与上游来水综合分析作出;

3 三类预报,根据已出现的水情雨情和预报降水量预报未来的水情。

16.1.5 预报依据包括预报依据站、预报依据水情发生时间和预报依据水情,在编列预报依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若预报依据的组成比较复杂时,可仅列报预报依据水情发生时间;

2 在列报预报依据水情的各水文要素时,编列顺序与编报要求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16.1.6 在预报水库(湖泊)水情、闸坝水情时,宜编列预报作业时所考虑的水库(湖泊)站的输水设备运行情况、闸坝站的闸门启闭情况等信息。

16.1.7 水文预报信息应单独编码,不应与其他水情报文一并编码。

16.1.8 当需要发布本标准规定以外的预报内容时,在不违反本标准规定的前提下,各地可制定补充规定,并通知有关信息接收单位。

16.2 标识符

16.2.1 水文预报类型及其标识符应按表16.2.1的规定执行。

表16.2.1 水文预报类型及其标识符

16.2.2 水文预报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应按表16.2.2的规定执行。表中未规定的水文预报编码要素,其标识符应按有关各章的规定执行。

表16.2.2 水文预报编码要素及其标识符

16.2.3 在水文预报编码中,水情站码应以被预报站站码或地区编号编列。

16.2.4 观测时间码应编列预报水情的发生时间,若预报内容为旬(月)值,则以旬(月)终了次日(即1、11、21日)08时作为预报水情的发生时间。

16.2.5 当某一预报水文要素不与具体时间发生关联时,则采用日期及当日8时表示时间编码,当上述时间编码方式易造成混淆时,应采用水情发生日表述。水情发生日采用4位数字来描述。

1 编码型式:MMDD

2 说明:

MM:月份, 2位数字,取值范围为01-12;

DD:日期, 2位数字,取值范围为01-31。

16.2.6 径流量及输沙量的编码方法应按本标准11.2.5的规定执行。

16.2.7 水库入库水量应以百万立方米计,最多记至2位小数。预报的降水量、入库总量、径流总量、输沙总量等累计值的计算历时,应以日计,记至整数。

16.2.8 降水趋势分类及其代码应按表16.2.8的规定执行。

表16.2.8 降水趋势分类及其代码

16.2.9 风暴潮增水为受风暴潮影响的潮位与正常潮位的差值,应以米为单位,最多计至2位小数。

16.2.10 编报沙情预报信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编报含沙量预报与旬(月)输沙(径流)量预报时,应分别单独列报;

2 编报含沙量预报信息时,观测时间码为预报含沙量的发生时间;

3 编列旬、月输沙量时,观测时间码为所预报旬(月)终了次日(1、11、21日)8时。

16.2.11 平均土壤含水率为各观测土层的土壤含水率的算术平均值,应记至1位小数,不列百分号。

16.2.12 编列多个时间的水文预报信息时,预报信息应按发生时间顺序依次编列,且从第2个观测时间码(发生时间)起,前面由时间标识符“TT”引导。

16.2.13 水文预报类别及其代码应按表16.2.13的规定执行。

表16.2.13 水文预报类别及其代码

16.2.14 水文预报发布单位的代码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 若预报发布单位为水情站,应以该水情站的站码作为其代码;

2 省级及流域机构水文预报发布单位代码应按表16.2.14-1的规定执行;

表16.2.14-1 省级及流域机构预报发布单位代码

3 流域机构水文局下属水文预报单位代码范围应按表16.2.14-2的规定执行;

表16.2.14-2流域机构水文局下属预报单位代码范围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部门下属预报发布单位的代码,应采用我国行政区划代码中相应地区的数字码作为其代码。

16.2.15 水文预报发布时间应以预报发布时的时间为准,编码方法同观测时间码。

16.3 编码格式

16.3.1 在水文预报编码中,应按被预报站码(或地区编号)、预报水情发生时间、预报内容、预报等级、预报依据、预报发布单位、预报发布时间的顺序编列。

16.3.2 预报内容的编报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报内容所包括的各水文要素,其编列顺序应符合本标准16.1.3的规定;

2 本标准16.1.3中未列出的水文要素,其标识符应使用本标准编定的标识符,并编列于16.1.3已指明的各要素之后和预报等级或预报根据信息之前,若有多个要素需要编列时,其内部的编报次序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3 不应编列本标准未规定标识符的要素。

16.3.3 预报依据的编报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类预报依据的要素编列顺序应执行本节所列各类水文预报编码基本格式的规定;

2 在各类水文预报编码基本格式中未列出的预报依据要素,应编列于已列出的各预报依据要素之后和预报发布信息之前,其内部的编列顺序应按本标准各章的具体规定执行;

3 不应编列本标准未规定标识符的要素。

16.3.4 水文预报宜采用A格式分类单独编码。A格式降水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16.3.4。

16.3.5 A格式河道水情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16.3.5。

16.3.6 A格式水库水情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16.3.6。

16.3.7 A格式闸坝水情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16.3.7。

16.3.8 A格式潮汐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16.3.8所示。

16.3.9 A格式含沙量和旬、月输沙量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分别见图16.3.9-1及图16.3.9-2。

16.3.10 A格式冰情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16.3.10。

16.3.11 A格式土壤墒情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16.3.11。

16.3.12 A格式地下水情预报编码的基本格式见图16.3.12。

16.4 编码示例

16.4.1 根据河道上游站水情预报下游站洪峰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101000,7月2日9时发布预报,根据甲站(站码60145)2日6时洪峰水位预报乙站(站码60200)于3日3时出现洪峰水位51.04m,相应流量48000m3/s,为一类预报。编码为:

FH┗┛60200┗┛07030300┗┛Z┗┛51.04┗┛Q┗┛48000┗┛HS┗┛6┗┛FA┗┛1┗┛BST┗┛ 60145┗┛BTT┗┛07020600┗┛FST┗┛101000┗┛FDT┗┛07020900┗┛NN

16.4.2 根据流域内降雨量预报径流量和洪峰水情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440000,7月5日9时30分发布预报,根据某流域5日8时以前的雨情,前期影响雨量50mm,流域平均降雨量150mm,预报某河道站(站码85463)本次降雨过程的径流量为1.48亿m3,6日2时出现洪峰流量2460m3/s,洪峰水位44.55m,为二类预报,预报根据站站码填列被预报站站码。编码为:

FH┗┛85463┗┛07060200┗┛RW┗┛148┗┛Z┗┛44.55┗┛Q┗┛2460┗┛HS┗┛6┗┛ FA┗┛2┗┛BST┗┛85463┗┛BTT┗┛07050800┗┛FPA┗┛50┗┛FBP┗┛150┗┛FST┗┛440000┗┛ FDT┗┛07050930┗┛NN

16.4.3 根据上游站水情预报下游站平均水位及平均流量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350000,6月30日12时发布预报,根据上游站(站码75047)30日10时以前的水情,预报下游站(河道站站码75050)下月1至10日旬平均水位108.43m,旬平均流量26800m3/s,预报均值的起始时间为1日0时,为一类预报。编码为:

FH┗┛75050┗┛07110800┗┛ZX┗┛108.43┗┛QX┗┛26800┗┛FA┗┛1┗┛BST┗┛75047┗┛ BTT┗┛06301000┗┛FST┗┛350000┗┛FDT┗┛06301200┗┛NN

16.4.4 根据上游站水情预报闸坝站水情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420000,7月6日10时根据上游站(站码65015)6日8时前的水情,在河道节制闸12孔全开的情况下,预报闸坝站(闸上站码65016,闸下站码65017)7日8时闸上水位291.76m,水势涨,相应下泄流量为2350m3/s,闸下水位289.64m;8日8时闸上水位293.46m,水势涨,相应下泄流量2790m3/s,闸下水位291.08m;8日20时将出现洪峰,闸上水位296.90m,水势平,相应下泄流量3860m3/s,闸下水位293.25m,按其可能达到的等级为二类预报。编码为:

FZ┗┛65016┗┛07070800┗┛ZU┗┛291.76┗┛ZS┗┛5┗┛Q┗┛2350┗┛ZB┗┛289.64┗┛TT┗┛07080800┗┛ZU┗┛293.46┗┛ZS┗┛5┗┛Q┗┛2790┗┛ZB┗┛291.08┗┛TT┗┛07082000┗┛ZU┗┛ 296.90┗┛ZS┗┛6┗┛HS┗┛6┗┛Q┗┛3860┗┛ZB┗┛293.25┗┛FA┗┛2┗┛BST┗┛65015┗┛BTT┗┛07060800┗┛GT┗┛12┗┛GH┗┛999┗┛FST┗┛420000┗┛FDT┗┛07061000┗┛NN

16.4.5 根据上游降雨预报水库水情(1)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610000,于7月8日8时发布预报,根据上游8日2时前的降雨实况,流域平均前期影响雨量90mm,流域平均降雨量150mm,预报本次降雨过程产生的入库总水量4.48亿m3,库内(站码46471)8日10时起涨水位73.00m,相应蓄水量4.75亿m3,为二类预报。编码为:

FK┗┛46471┗┛07081000┗┛Z┗┛73┗┛ZS┗┛5┗┛HS┗┛5┗┛W┗┛475┗┛WI┗┛448┗┛FA┗┛2┗┛BTT┗┛07080200┗┛FPA┗┛90┗┛FBP┗┛150┗┛FST┗┛610000┗┛FDT┗┛07080800┗┛NN

16.4.6 根据上游降雨预报水库水情(2)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610000,于7月8日8时发布预报,根据上游8日2时前的降雨实况,当时1号泄洪洞9孔全开、2号泄洪洞4孔全开、溢洪道闸门3孔开启高度2.5m时,预报库内(站码46471)水位8日20时为75.20m,水势涨,1号泄洪洞下泄流量1750m3/s,2号泄洪洞下泄流量820m3/s,溢洪道下泄流量360m3/s;9日3时出现洪峰,库内水位76.35m,水势平,此时水库蓄水量将达8.45亿m3,1号泄洪洞下泄流量3260m3/s,2号泄洪洞下泄流量1580m3/s,溢洪道下泄流量660m3/s,为二类预报。编码为:

FK┗┛46471┗┛07082000┗┛Z┗┛75.20┗┛ZS┗┛5┗┛GS┗┛2┗┛GN┗┛1┗┛QZ┗┛1750┗┛ GS┗┛2┗┛GN┗┛2┗┛QZ┗┛820┗┛GS┗┛1┗┛QZ┗┛360┗┛TT┗┛07090300┗┛Z┗┛76.35┗┛ZS ┗┛6┗┛HS┗┛6┗┛W┗┛845┗┛GS┗┛2┗┛GN┗┛1┗┛QZ┗┛3260┗┛GS┗┛2┗┛GN┗┛2┗┛QZ┗┛ 1580┗┛GS┗┛1┗┛GZ┗┛660┗┛FA┗┛2┗┛BTT┗┛07080200┗┛GS┗┛1┗┛GT┗┛3┗┛GH┗┛2.5 ┗┛GS┗┛2┗┛GN┗┛1┗┛GT┗┛9┗┛GH┗┛999┗┛GS┗┛2┗┛GN┗┛2┗┛GT┗┛4┗┛GH┗┛999┗┛ FST┗┛610000┗┛FDT┗┛07080800┗┛NN

16.4.7 发布本站退水过程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河道站25012,7月10日9时根据本站10日8时前的水位回落趋势,发布本站退水过程预报。10日20时水位为516.58m,11日8时水位为516.46m,11日20时水位为516.33m,水势均落,为一类预报。编码为:

FH┗┛25012┗┛07102000┗┛Z┗┛516.58┗┛ZS┗┛4┗┛TT┗┛07110800┗┛Z┗┛516.46┗┛ZS┗┛4┗┛TT┗┛07112000┗┛Z┗┛516.33┗┛ZS┗┛4┗┛FA┗┛1┗┛BTT┗┛07100800┗┛FST┗┛25012┗┛FDT┗┛07100900┗┛NN

16.4.8 发布沙峰及日平均含沙量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620000,8月12日13时预报某河道站(站码42631)16日平均含沙量为645千克/m3,16日14时出现沙峰为1250千克/m3。编码为:

FS┗┛42631┗┛08161400┗┛SM┗┛1250┗┛SD┗┛645┗┛FTD┗┛0816┗┛FST┗┛620000┗┛ FDT┗┛08121300┗┛NN

此例中,由于日平均含沙量不与具体时间发生联系,故采用水情发生日描述时间。

16.4.9 发布旬、月及月输沙量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370000,7月19日11时预报某站(站码38524)7月下旬输沙量为456.3万t,相应径流量7.244亿m3,8月输沙量为856.2万t,相应径流量12.75亿m3。编码为:

FS┗┛38524┗┛08010800┗┛RWX┗┛724.4┗┛SWX┗┛456.3┗┛TT┗┛09010800┗┛RWM┗┛1275┗┛SWM ┗┛856.2┗┛FST┗┛370000┗┛FDT┗┛07191100┗┛NN

16.4.10 发布开始流冰日期及最大流冰量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410000,于11月30日发布某河道站(站码36542)预报,预报该站冰情测验河段于12月8日开始流冰,流冰占敞露水面宽2/10,平均冰厚无法预测,当日瞬时最大流冰量可达1.25m3/s。编码为:

FI┗┛36542┗┛12080800┗┛IP┗┛3┗┛IRD┗┛2┗┛IRQM┗┛1.25┗┛FTD┗┛1208┗┛FST┗┛410000┗┛FDT┗┛11300800┗┛NN

此例中,开始流冰的具体时间无法确认,故采用水情发生日描述时间。

16.4.11 发布封冻及平均冰厚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610000,于12月5日发布某河道站(站码46519)预报,预报该站冰情测验河段于12月28日封冻,断面平均冰厚可达0.21m。编码为:

FI┗┛46519┗┛12280800┗┛IP┗┛4┗┛IAT┗┛21┗┛FTD┗┛1228┗┛FST┗┛610000┗┛FDT┗┛12050800┗┛NN

此例中,测验河段封冻具体时间无法预报,故采用水情发生日描述时间。

16.4.12 发布开河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370000,于2月5日发布某河道站(站码49365)预报,预报该站冰情测验河段于4月3日开河,由于开河影响将出现最高水位38.26m,相应流量2480m3/s。编码为:

FI┗┛49365┗┛04030800┗┛ZDM┗┛38.26┗┛Q┗┛2480┗┛FTD┗┛0403┗┛IP┗┛5┗┛FTD ┗┛0403┗┛FST┗┛370000┗┛FDT┗┛02050800┗┛NN

此例中,测验河段开河具体时间无法预报,故采用水情发生日描述时间。

16.4.13 预见期12小时以内的补充预报示例如下:

某预报单位代码102000,于7月24日20时30分,根据实测气象观测资料发布降雨预报,自24日20时起12小时内,某地区(地区编号88662)降水量为100mm,估计25日8时以后降水将减弱。编码为:

FP┗┛88662┗┛07242030┗┛P┗┛100┗┛PD┗┛12┗┛FPT┗┛4┗┛FST┗┛102000┗┛FDT┗┛ 242030┗┛NN

16.4.14 发布三天降水量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101000,于9月3日9时发布预报,某地区(编号64541)3日8时至4日8时、4日8时至5日8时、5日8时至6日8时的降水量预报值分别为0、10、40mm,预计6日8时以后降水将增强。编码为:

FP┗┛64541┗┛09040800┗┛P┗┛0┗┛FD┗┛1┗┛TT┗┛09050800┗┛P┗┛10┗┛FD┗┛1┗┛TT┗┛09060800┗┛P┗┛40┗┛FD┗┛1┗┛TT┗┛09070800┗┛FPT┗┛5┗┛FST┗┛101000┗┛FDT┗┛09030900┗┛NN

16.4.15 发布潮位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440000,7月20日8时发布预报,预报某潮位站(站码87987)于20日22时出现最高潮位12.89m。编码为:

FT┗┛87987┗┛07202200┗┛Z┗┛12.89┗┛HS┗┛6┗┛FST┗┛440000┗┛FDT┗┛07200800┗┛NN

16.4.16 发布潮位预报及潮水增水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440000,6月12日20时发布预报,由于受风暴潮影响,某潮位站(站码87900)将于12日22时出现最高潮位13.65m,比正常潮位高出1.36m。编码为:

FT┗┛87900┗┛06122200┗┛Z┗┛13.65┗┛HS┗┛6┗┛FDZ┗┛1.36┗┛FST┗┛440000┗┛FDT┗┛06122000┗┛NN

16.4.17 发布土壤含水率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370000,10月14日8时预报某墒情站(站码54062)16日平均土壤含水率为14.0%。编码为:

FM┗┛54062┗┛10160800┗┛MA┗┛14.0┗┛FST┗┛370000┗┛FDT┗┛10140800┗┛NN

16.4.18 发布地下水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210000,10月6日8时发布预报,预报某地下水站(站码25062000)于10日8时出现地下水位265.50m。编码为:

FG┗┛25062000┗┛10100800┗┛H┗┛265.50┗┛FST┗┛210000┗┛FDT┗┛10060800┗┛NN

16.4.19 发布河道日径流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210000,10月1日8时发布某河道站(站码25062999)未来3天的日径流量预报,预报值分别为1.45、1.58、1.64亿立方米。编码为:

FH┗┛25062999┗┛10020800┗┛RWD┗┛145┗┛TT┗┛10030800┗┛RWD┗┛158┗┛TT┗┛10040800┗┛RWD┗┛164┗┛FST┗┛210000┗┛FDT┗┛10060800┗┛NN

16.4.20 发布河道月径流预报的示例如下:

某预报发布单位代码210000,10月1日8时发布某河道站(站码25062999)未来3个月的月径流量预报,预报值分别为54.56、58.33、56.76亿立方米。编码为:

FH┗┛25062999┗┛11010800┗┛RWM┗┛5456┗┛TT┗┛12010800┗┛RWM┗┛5833┗┛TT┗┛01010800┗┛RWM┗┛5676┗┛FST┗┛210000┗┛FDT┗┛10010800┗┛NN


附录A 报送水情信息的规定

A.0.1 水情站每次观测的水文数据应在观测后立即发出。凡负责转发水情的测站和单位,应随收随发,不应延误积压。

A.0.2 当传输环节出现故障等特殊情况时,应及时采取一切可能措施传递水情信息,并尽快排除故障。

A.0.3 各水情站在测报工作中,应做到“四随(随测算、随编报、随整理、随分析)”和“四不(不错报、不迟报、不缺报、不漏报)”。人工错报率不应超过2%,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误码率不应超过0.2%。各级水情部门应建立相关制度,加强水情工作管理,保证水情信息的及时准确。

A.0.4 水情站码应采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站码体系,不应占用其他流域或地区的测站编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流域机构应交换所辖水情站的水情站码。

A.0.5 水情站码一经编定,不应轻易变动。若需要变动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1 临时个别站变动时,应报相关流域机构水情主管部门批准,及时通知有关信息接收单位;

2 变动若干个水情站的水情站码时,应由省级水情主管部门提出,流域机构负责协调,于汛末提出调整方案,报国家水情主管部门批准。省级水情主管部门应及时整理出新旧水情站码对照表,及时分发至所有接收水情信息的单位,于次年汛期开始使用。

A.0.6 在正常情况下,一天内报送水情信息的段次,可分为以下六级:

1 一级:1段1次,每天只在8时报送一次;

2 二级:2段2次,每天8时、20时各报送一次,每次报送间隔12小时,全天共报送2次;

3 三级:4段4次,每天8时、14时、20时、02时各报送一次,每次报送间隔6小时,全天共报送4次;

4 四级:8段8次:每天8时、11时、14时、17时、20时、23时、02时、05时各报送一次,每次报送间隔3小时,全天共报送8次;

5 五级:12段12次:每天8时后每次报送间隔2小时,全天共报送12次;

6 六级:24段24次:每天从8时起,每小时报送一次,全天共报送24次。

A.0.7 各水情站的信息报送任务和报送标准应由主管机关根据暴雨洪水特性、防汛抗旱部门对水文情报预报的需求等实际情况制定,在下达测站任务书、水情任务书或其他文件中加以规定。各水情站应严格按照要求及时报送水情信息。若工作需要,水情站应加密报送段次。遇特殊水情,应随时编报。

A.0.8 凡是指定编报日值(均值和总量)的水情站,日值信息应随每日8时水情一同编报。

A.0.9 凡是指定编报旬(月)降水量、蒸发量、水位、流量、(蓄)水量、水(气)温等特征值(极值和均值)的水情站,应于旬、月终了后次日(即11日、21日和下月1日)及时编报。

A.0.10 水库(湖泊)段号和区号的编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段号:自水库大坝(湖泊的主要出流断面)向上游按每10km一段进行平行划分,依次称其段号为1、2、3 ……;

2 区号:自水库(湖泊)区域最左侧垂直于大坝中轴线(湖泊的主要出流断面)的边界起,向右侧按每100m一个区间进行平行划分,依次称其区号为1、2、3 ……;

3 段、区号:对于一个水库(湖泊),其段、区号一经编定,不应随意更改。若需要改变时,应由流域机构批准,并报国家水文主管部门备案。改变后,主管机关应及时编制新旧区、段号对照表,并通知有关信息接收单位。

A.0.11 当流域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属水文预报发布单位的代码一经编定,应及时通知所有信息接收单位,不应随意变动。


附录B 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汇总表


附录C 蒲福氏风力等级表(以距地面10m为准)


本标准用词说明

执行本标准时,标准用词应遵守下表规定。

标准用词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水情信息编码标准

SL***—2005

条 文 说 明

第4篇: 情信情书

学生暴力视频屡屡发生应引起重视

网上又见学生暴力视频。佛山官窑爆出多名中职生毒打初中生的网络视频,起因仅是一学生的衣服被宿舍楼上的水滴弄湿。佛山警方透露,被打学生事后并未报警,目前仍在进一步调查。

近年来,网络上屡屡出现学生殴打、羞辱他人的暴力视频,尽管有识之士呼吁应尽快制止这种暴力文化的宣扬,但类似视频仍接二连三出现。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俨然成了一群“古惑仔”,动不动就使用暴力?又是什么导致这种暴力视频频频出现于网络?

透视这些学生暴力视频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暴力的发生只因谁抢了谁的女朋友,谁看谁很不顺眼……我们可以说,中学生正处于心理悸动期,受社会的影响,很容易在“从众”、“好奇”等心理诱因下做出暴力举动。但扪心自问,家长、学校和社会又为孩子提供怎样的教育呢?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却忽视孩子的心理困扰;学校急功近利,一味追求升学率,却不重视生命教育;社会暴力文化侵袭校园,校园不再是净土。

令人诧异的是,若不是暴力视频在网上传播,校园暴力事件往往很难被学校管理者和家长知晓,这无疑为校园管理提出了警示。西方一些国家建立了校园暴力早期识别系统,学校管理人员发现学生的异常情况时,会将这些信息汇总和分析,以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而我们很多人甚至不认可校园暴力的存在,这种自欺欺人的“鸵鸟”政策必须及时摒弃。

此外,学生暴力视频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也拷问着网站的审核管理。明知这种暴力视频社会影响很坏,为何还为其发放通行证?网站不能为了点击率而不顾社会责任,充当暴力视频的“帮凶”。

螺旋藻官方两次抽检结果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2月29日和3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向地方监管部门下发内部通知,通报检出铅、砷超标的13家“不合格”螺旋藻生产企业和内容物欺诈的8家鱼油生产企业名单。这两份名单被媒体曝光后,引发舆论普遍关注。人们认为同样的监管部门,检测同样的产品,却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结论,检测标准朝令夕改,监管部门还有何公信力可言?“一会说不合格,一会又说合格,这里面要说没有文章,有谁相信。““有钱能买鬼推磨,现在是有钱能买“药监局”,不合格变合格!”“彻查食品药品监督局,给全国人民一个交待。”“监管、质检等,根本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人,只要没有了正确的思想和道德品质,任何事就都有了潜规则。”部分专家认为,尽管前些年曾惩处过三鹿等企业,但我国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仍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来大型企业和著名品牌频出丑闻,说明这一严重事关政府形象和百姓信心的领域里,权力高度集中与利益密切关联的顽症正愈演愈烈,长期缺乏透明监管和有效监督的乱局并没有改观。


    

舆论呼吁以“穷人CPI”观照日用品飙价

    

近日,奶粉、食用油、快餐、洗发水等民生用品相继调涨。其中,金龙鱼和福临门将调整菜油和花生油售价,平均涨幅约8%。奶粉行业的雀巢和美赞臣近期陆续发布调涨消息,平均涨幅为10%。日化产品中宝洁旗下的海飞丝、沙宣价格将上调10%—20%。

舆论认为,眼下的涨价既有资源能源产品价格改革的合理性,也有农产品价格关系归位的正当性,但面对不断抬升的生存成本,职能部门恐怕更当以“穷人CPI”观照日用品飙价。一方面建立民生产品价格波动监管机制,厘清涨价的合理性与“搭便车”,严惩“抱团涨价”等各色价格联盟;另一方面建立“穷人CPI”监测机制,将常态性补助措施与民生产品价格异动挂钩起来,退一万步说,“理顺价格机制”也不能让穷人埋单。

网议国考频泄题挑战民族信用

3月29日,大洋网-广州日报电,2011年末至2012年初,多个国家级考试的试题和答案被曝深陷“泄题门”。引发人们热议。

有人说,“国考”频频泄题,挑战着考试的公平性和公信力。泄题后如何弥补其他考生所遭受的损失,对考试组织者也是个考验。

有人认为,更值得警惕的是,“国考”泄题为何屡禁不止?一方面与泄题作弊者的低风险和高收益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监管的漏洞、法制的缺失有关。

还有人表示,与“国考”泄题恶劣的社会影响相比,我们对泄题者的处罚往往显得过于宽容,根本不足以形成威慑。

人们建议,堵住泄题漏洞,必须加大对泄题者和监管者的惩治力度,同时尽快出台《考试法》,让不诚信者认识到失信的危害和代价。

舆论呼吁破除“数字出官” 遏制统计造假

4月10日媒体报道,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日前在局务会议上称,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是对政府公信力最大的影响,坚决惩治和积极预防在统计上弄虚作假,是统计系统廉政建设的首要任务。这是今年以来马建堂第四次公开强调预防和严惩统计数据造假行为。

舆论认为,统计数据弄虚作假,很大程度上是地方利益从中作祟。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地方利益干预统计数据造假,关键是官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存在问题,陷入“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怪圈。有的称,只要弄虚作假能换来更大的乌纱帽,有的官员就对统计数据虎视眈眈。要从根本上遏制统计造假,就必须改革官员绩效考核机制,注重实绩,吸纳民意,破除“数字出官”。只有不再让官员仅凭统计数据甚至是造假数据就能获得升迁,才能彻底斩断地方政府干预的利益冲动,还统计一个风清气正。

“网络批评”亟需提高文化含量

一个社会总是在各种声音的交错中前行——“网络批评”已经向我们走来。但是众声喧哗中,总有一些杂芜之音,通过公共或者个人的媒介,给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带来困扰。而真正理性与智慧的、具有文化含量的“网络批评”,则因缺位而显得更加弥足珍贵。“网络批评”不应以斗争性、攻击性的方式出现在公众面前,理应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或弘扬正气,抵制歪风;或舆论监督,促其改正;或倡导文明,促进和谐,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提高“网络批评”的文化含量,就得戒浮躁、戒浮浅。就得维护批评的纯正。如何用理性的支撑,尽量避免随意性和情绪化,构建一个开放、自由、理性的批评空间,是我们当下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多地“雷人”校规引发热议 畸形校规是在为应试教育保驾护航

广州日报 4月11日

“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男女生不得成对单独出现在校园里”、“校园内禁止游吃”……近日,多地“雷人”校规引发热议。

舆论认为,这是教育错位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教育本质的问题。畸形与变态校规,是中国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还占据着中国教育江山的现形。拿校规压制学生,是在为应试教育保驾护航,这是当前“校规教育”盛行的症结所在。有的说,我们这些过来人都想不明白,时代越发进步了,思想越发解放了,孩子象牙塔中的规矩反而越发禁锢了,甚至扭曲至极,以至于被孩子们称之为“变态校规”。如此教条校规,在文明社会的今天,是一种加强版的“穿越”,比起封建教育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恐怕封建教育也没至于到束缚书生们的业余生活。

社会各界建言治理网络谣言:法律向网上公害"亮剑"

来源:4月11日人民网-

网络谣言已经成为互联网传播领域的毒瘤,其破坏力远远超出虚拟社会,危害巨大。近日,公安机关重拳打击这种网上公害,让广大群众看到了党和政府净化网络环境的决心和魄力。各界人士积极建言铲除网络谣言,除了需要网民自律外,法律要敢于“亮剑”,应尽快织密互联网的法律保护之网。

有学者认为,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生活在现实中的网络使用者必须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活动。在红网董事长舒斌看来,打击网络谣言,维护互联网秩序,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是事关社会稳定大局的大事。这不仅需要网络媒体的自律、网民的自警自省,更需要规范健全的法律法规。新浪博客网民“重庆刘洋律师”分析说,网络谣言滋生,源于法律制度滞后。与我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网民数量快速增加相比,法律、政策及管理并没有相应跟上。比如,我国法律对何为散布虚假信息、何为虚假信息,尚没有明确规定。这不仅不利于互联网管理,而且不利于网民把握网上发表言论的尺度。

构筑互联网空间的法律保护之网,广大网友积极建言献策。凤凰网网民“nuodong168”说,网络谣言是“社会毒品”。打击网络谣言,首先要靠广大网民守法自律,文明上网,不信谣,不传谣;其次,要靠网站加强信息发布管理,不给谣言提供传播渠道;最后,更要靠依法管理,尽快制定治理网络谣言的法律法规,对网络谣言的行为性质、责任认定、危害赔偿以及管理的主体、程序、监督等做出明确规定。依法追究造谣者责任,鼓励和帮助受害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做到鞭挞“制毒者”、警示“贩毒者”、警醒“中毒者”。人民网网民“巍巍焉山”认为,要强化对互联网的监管,对活跃度较大、浏览量较高的网站、社区要定期检查,通过设立举报箱、开通举报热线等形式,鼓励媒体、网民参与监督;对造谣者和违反法律规定的网站依法查处,绝不纵容姑息,维护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营造积极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第5篇: 情信情书


「舆情信息摘报」群众热议油价上涨
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10月26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30元和220元。汽油涨幅折合成升价约为0。17元/升,柴油上调幅度折合成升价约0。19元/升。涨幅分别为2。88%和3%。发改委表示此次上调油价后价格仍低于国际油价。此消息一处,立马引起全国亿万人民的热切关注和讨论。
一些民众认为,此次油价上涨与近来国际石油成品油价格一路走高有直接关联。中国近几年来,在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上日趋加深,中国与国际各经济体之间的贸往来易愈密集,对国际原油储备战略的借鉴更深入,就此导致中国石油价格与国际油价的接轨越来越密切。
很多群众认为,十一五规划顺利完成,中国经济面貌日新月异,中国始终把握住发展这一时代脉搏,对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石油消费居高不下,油价也在曲折中一路攀升这一方面要归因于供求的市场竞争机制,另一方面则是由石油本身的特性决定的。石油作为重要战略资源,有其战略储备意义,因此,国家在石油储备和价格的控制上相对比较严格。「舆情信息摘报」
一些民众担心,石油价格的上涨将直接带动出行成本和生产成本的增加,从而间接影响其他行业产品的价格,物价上涨,最终导致中国自身的经济膨胀,市场秩序混乱。针对这种担心,有些基层教育学者反驳,此次石油价格上涨的幅度不是很大,应该不会对近期居民CpI产生太大影响。
一些基层干部认为,现今,中国石油价格的涨跌多是通过行政干预宏观调控来实现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缺乏独立、固有的石油价格机制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国家发改委应该尽快动作,结合近几年来中国石油价格浮动经验,借鉴他国石油价格机制,建立有中国经济发展特色的石油价格机制体系,让石油价格浮动有理可依,有据可查。「舆情信息摘报」群众热议应届生应聘"雷事"
近日来,新一轮的"应聘大战"逐渐拉开帷幕,众多2016届毕业生走上求职舞台。在大部分应聘者极力展示自己能力的同时,应聘人的回答雷倒众考官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些"雷事"一经报道,引来群众热议。「舆情信息摘报」雷事一:简历雷同度高,模板泛滥。
肖婷是全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的面试官,还没开始面试,两个名字就被她

1

重重画了线。"这俩人就像是动画片里的葫芦兄弟:遮上姓名后,一样的学校、一样的专业、一样的考试成绩,甚至是完全相同的擅长弹吉他、会打网球"她说。一问才知,校园网上有一份简历模板,两个人只改了名字和专业,其他的直接就使用了。他们甚至连模板的内容都懒得背,回答得"驴唇不对马嘴"。
群众普遍认为,这种雷同简历的出现,并不仅仅是大学生"变懒"的表现,这其中还包含着很大的"不负责任"在里面,作为跨出校园,步向社会的"招牌",都不能引起他们足够
的重视,这是一种心态的问题。一李姓群众指出:"就业难"的问题一直被国家广大人群关注,可是大学生自己不重视,永远都不可能走出"毕业就失业"的困境。
「舆情信息摘报」雷事二:数学很差,对数字不敏感去报出纳
王坤在招聘中遇到这样一位应届生:他应聘出纳岗位,简历标明的薪酬是每年6000元。王坤无可奈何道:现在这大学生自我砍价太狠,年薪6000的出纳不多见"。待到面试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这位应聘者在填写简历时,漏写了一个"0",而且从对方成绩单上来看,该同学的高等数学和财务专业的成绩很不好。王坤表示这样的学生:不是太自信,就是对岗位毫不认识。
很多群众认为,在求职之前对岗位要求进行细致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上面的这位应聘者也反映出有些大学生的现状: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对自己走向社会后的道路没有具体明确的认识。这些大学生还没有走出大学的殿堂生活的准备,在将来的职场生活中,他们无疑会被打击的"面怒全非"。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对4499人进行一项题为“我们社会为什么缺少礼让精神”的在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2.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认同当下生活中“谁让谁吃亏”的说法,34.5%的受访者表示“不认同”,2.7%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公众认为,现在是竞争激烈的社会,但不是说凡事都不礼让,该礼让的时候绝不能争先恐后,如果所有的人信奉并且践行“谁让谁吃亏”,最终必定是大家一起吃亏。
公众认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礼让正在慢慢消失之中。马路行车,不礼让,结果大家都困在马路上;公交车上不懂得礼让,大家挤得很辛苦,甚至挤出了人命而这些地方本该是体现文明素质的地方,可为何就不礼让呢?

2

公众认为,“谁让谁吃亏”或许是基于一种现实的经验,当你礼让,却发现自己很吃亏,于是就不再礼让了。对此,我们也承认。就像挤公交车,如果你一再礼让,可能还真的挤不上车。但尽管如此,却不能让我们失去礼让这种美德。公众认为,学会礼让,需要政府的努力,在公平、公正上下功夫;同时,也需要公民个人文明素质的提高,不管如何,我们不能抛弃礼让,更不能抛弃对规则的敬畏。面对救护车,不能视而不见,否则,一旦你或你的亲人在被拥堵的救护车上,那该如何?
公众呼吁:信奉“谁让谁吃亏”最终都吃亏,唯有大家都礼让,才会都受益。群众认为复活端午节光放假还不够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作为第一个法定节日的端午节,如何让端午节焕发活力是个值得研究和切实解决的问题。广大群众认为,政府部门不能简单放假了事,应和相关的民俗组织一道,营造节日氛围,搭建吸引群众参与的平台。相关组织应围绕所在不同地区和城市特点,举行一些群体性娱乐活动,进行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让其成为端午节最突出的标志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端午节成为一个别人“抢不走、夺不去”的民族节日。
公众拥护省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仍担心学生成绩下降考学难近日,省教育厅再次出台素质教育新举措,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深得人心,对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十分担心,改革来得太快太急,配套措施跟不上,突出综合素质,倡导个性化发展容易分散学生精力,使老师、学生都想“松一口气”,放松约束要求,最终导致成绩下降,影响就学。再者,开发学生潜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注重于某几门感兴趣的课程短时间不一定有收获,又容易导致偏科,影响成绩。不公开考试成绩,学生无法进行比较,心中无数,容易产生错误判断。公众呼吁,教育部门应想方设法解决一下考生多和学校少的矛盾,切实改善教育大环境;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就学观念,引导到职业学校就读,学一技之长,不要都在“一本”、“重点”上扎堆。
3

热门标签: 韩剧情书18集 《情书》完整版观看
《情信情书范文(精选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